牧青按语

读罢此文,我不由得联想起,时下我们投入大资本打造的一个个旅游小镇,或旅游街区、文旅小镇、特色小镇,很多复制了一群或汉唐、或明清、或民国、或西方风格一类的建筑,至于原住居民大概都被清理了。建在闹市区的还好点,在远离城市的所谓“文旅地产”,如果没有文旅吸引物和足够的配套设施,有谁愿意去?“地产”概念都不成立,没有了市民烟火,哪来的市民风俗、风情、风物和风味?何来旅游?

旅游小镇的灵魂是什么?旅游者最乐于追逐什么?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我一直坚持自己的一下想法:旅游小镇是时光来打磨出来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速成。特色小镇建设的主流方向,不应是旅游小镇,而应是产业小镇,且是高端精工产业小镇。旅游小镇宜形神具备,但要偏重于“神”,要形具神生;宜雅俗共赏,但要偏重于“俗”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要随俗雅化。市井文化最接市场,只能遗落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里。人是流动的风景、活的风景,是最令外来者向往的风景。旅游小镇的规划布局不能缺少市井,市井文化离不开原住居民,没有市井文化就缺少了生命力。(马牧青)

昆明市大板桥是哪个区_郑萌珠是郑长生的女儿_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

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_昆明市大板桥是哪个区_郑萌珠是郑长生的女儿

从宋代的时候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我们可以发现工商业繁荣的端倪。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民众不再满足寥寥的娱乐生活。宋代之前的文化,以服务贵族阶级居多,辐射到民众的比较少。市民阶级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自己也赚够了钱,这些钱成天就给了生活上面的开支,也没有真正让我快乐啊!于是,巨大的需求催生出了市民文化,我们都知道,宋代的市民文化是相当流行的。所以,市民绘画就在这个时候兴起了。

工商业的发展,得益于宋代的城市布局。我们知道,唐代的城市布局,是市、坊分开,人们买东西的地方和居住的地方离得都很远,而且天一黑就关门了。而宋代,到了晚上还是人声鼎沸,常常听到有种声音说,宋代很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朝代,从这方面看也许一点也没有错。宋之后的朝代,市民风俗化有时候得到发展,有时候受到了抑制,但无可否认的是,文化不再是贵族的代名词,更是市民阶级狂欢的盛宴。

01宋代的市民风俗画茁壮成长

说到宋代的风俗画,我们会想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的,这幅长卷告诉我们关于北宋城市生活日常,我们也从中看到了手工业与工商业繁荣形成的景象,夺人眼球的是桥道上的人来人往。住宅、店铺、作坊等都沿着街道修建,那时候已经有步行街的样子,我们知道,每一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方莫过于商业步行街。

郑萌珠是郑长生的女儿_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_昆明市大板桥是哪个区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上面,所谓的”步行街”集中在东北、东南、西部,为什么不在中部?结合张择端是以当时的首都东京为题材的,还是得考虑到外面国家交流的问题、运河漕运等。往北是更加方便辽、金的使节过来宋朝;东南方向是服务从南方运过来的物资;往西是现在的洛阳,当时称作西京,有些古代是有陪都的,我们从”东京”、”西京”这两个称谓就可以看出来了,这三个方向,都是人流、物流的集散地。

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_昆明市大板桥是哪个区_郑萌珠是郑长生的女儿

宋代时候的陪都洛阳

我们说,城市的形成,或是出于政策上的考虑,比如改革开放时候的深圳。或者是依靠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说各个朝代的首都。宋代的时候,首都东京有相应的首都优势,加上工商业、手工丝织业的发展、人口的聚集,渐渐形成了商业区。朝贡贸易来来往往、市民平时在街上接触不同的人、事物,革新了原来的观念,让他们具备了不同于田园乡村生活的人的性格特征。

我们知道,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人们,接触到的东西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心境。像宋代,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天天都会碰到交易,来往之间的交易充满着自由、开放的空气,于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通常乐天知命,表现出对现世的喜爱,他们有着享乐主义的倾向,也有拼搏、奋发的一面。

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_昆明市大板桥是哪个区_郑萌珠是郑长生的女儿

《清明上河图》局部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我们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冰清高洁”、”抒发自身复杂情感”的东西。映入眼帘的是人的络绎不绝,有商贩、有居民、也有使节,我们似乎听到了商贩的卖东西的呼喊、调皮孩童嬉笑、邻里之间谈天说地,还有从未停息过的脚步声。他们或许不懂什么是宇宙自然观,更不会将自己置身于高远的境界去思考问题,他们只会想着今天干什么、明天又该干什么,那谁又欠我钱不还……

昆明市大板桥是哪个区_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_郑萌珠是郑长生的女儿

《货郎图》

宋代的市民风俗画中常常见到”货郎”的影子,”货郎”是挑着扁担,穿梭在农村和城市里面的人。他们早上挑着货物到城市售卖,晚上回到农村,脑海里装满了一担担的奇闻轶事。”货郎”成为连接起农村和城市沟通的桥梁,也成为了农村人梦想成为的对象。

“货郎”也寓意着一种沟通,成为沟通当时主流创作手法和市民风俗画的桥梁,然而,这并未引起足够多的注意。当时,正处于山水画蓬勃发展的时期,这种与水墨画相悖的创作手法,遭到了当时文人的压抑,市民风俗画像是重量较轻的石头,投入水中只有小小的回荡。

郑萌珠是郑长生的女儿_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_昆明市大板桥是哪个区

由于重农抑商政策,我国古代商业发展不成熟

为什么市民风俗画在北宋发展不起来?这还要和我国古代的社会的根基说起。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国家,相对应地,农业的气息太浓厚了。我们没有像西欧的国家,一下子就可以从庄园经济中解放出来,所以市民风俗画影响力并没有我们想象中这么强。从另一方面看,我国古代重农抑商的传统仍然强烈,我们看到商业的繁华,却不知道朝廷将那种暴发户式的经营设为眼中钉,很多人转向绘画空灵、有意境的山水画,所以山水画在我国古代这么受欢迎。

02明清的市民风俗画兴起时,文人的心态

元代的时候,元朝重挫了知识分子,很多人都避世地逃到了远离世俗的地方,让民间风俗画的发展停滞不前。带有民间风味的画作寥寥无几,龚开的《中山出游图》隐隐约约有民间的气息,这时候的民间风俗画,被云烟缥缈的水墨画掩盖。元代以后,它以配角的形式,在其他画作中若隐若现,一直到明朝中叶的时候才重新做回主角的位置。

昆明市大板桥是哪个区_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_郑萌珠是郑长生的女儿

《中山出游图》表作者意志的画作中隐隐约约有民间气味

明代的文人画,有很多民间的特征,像明代文人画的代表唐寅、文徽明,常年生活在江南,江南又是当时的经济发达地区,无布例外受到了民间的熏陶,绘画中有”尘世”的影子,我们看到,这时候的文人,不再是避世、讨厌名利,他们给我们传达的是,没有意料到现今的发展竟然有这么快,他们从原来的主导社会的舆论到逐渐被碾压。心中倍感自卑、矛盾。不再是追逐那种象征人世间的虚无,将色彩斑斓的物品加入进去,仿佛在宣告着要乘着这股潮流来临之际,拼命追赶上来。

郑萌珠是郑长生的女儿_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_昆明市大板桥是哪个区

提及唐伯虎,我们都会想到周星驰版的

我们拿最熟悉的朋友,唐伯虎举例子。他因为一场科举考试的鲁莽仕途受挫,不得志地走完了一生,但是,我们转过头想想,谁会沉沦在”不得志”的痛苦之中呢?还会有别的原因,唐寅的”不得志”,更像是一种对现世享乐主义的迷恋,不舍。生活在花天酒地的世界里,不会去像前朝的吴镇一样”只钓鲈鱼不钓名”,更不会追逐”一生淡泊”。他甚至还会庆幸自己名字带来的知名度”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无酒钱。”就这样,他们在”名”与”利”中纠缠、挣扎,知道这是长久以来文人鄙弃的东西,有陶醉其中无能为力。

郑萌珠是郑长生的女儿_昆明市大板桥是哪个区_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

唐寅《仿韩熙载夜宴图》,比起五代的更有生活气息

这时候,市民文化占据了主体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像徐渭、八大山人,将水墨画转换为个人精神意志表达,受限于时代的种种主客观原因,就会标榜”反叛”的标签。他们不断抗拒这种”俗气”的画作,除去站在制度的层面上批判它们违背了”重农抑商”,更像是一种愤世嫉俗,对异军突起的工商业不满。

这种观念延续到看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流行的”晚明变性主义”,出现了一批更加矛盾的画家,他们继承了那种”愤世嫉俗”,但是不可避免的也吸收了这种手法,又糅合了”骇怪”的风格,主要体现在佛教上面。

昆明市大板桥是哪个区_郑萌珠是郑长生的女儿_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

吴彬的画

像以吴彬、崔子忠、丁云鹏代表的画家,他们在在民间取材,包括很过禅意性的壁画、雕塑,还有木刻的插图。真正做到了现今我们提倡的,艺术创作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来,扎根于人民群众。在这里,我们窥见了一个事实,那时候的画家极力与民间的东西接触,意味着他们的观念已经转变了。明代的时候,已经出现了画家卖画赚钱的情况,逐渐与商业捆绑起来。

03″卖画”的扬州画派

扬州,清代的时候江南府的设置地,它强大的地理位置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像著名的”扬州八怪”,像我们熟知的郑板桥是江苏兴化人、黄慎是福建人、高凤翰是山东胶州人,他们来到了经济发达的扬州,以卖画为生。他们多数是贴近那时候市民的喜好的,也不会为自己这种境地羞耻,有的画甚至能够价值连城。所以那时候的创作自由,人们也不会为了某种牵绊回避某些灵感,只是看某个人的喜好、擅长罢了。

昆明市大板桥是哪个区_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_郑萌珠是郑长生的女儿

郑板桥的竹子画

像我们教材中常常出现老朋友,郑板桥。他是最贴近前面朝代的文人心态,这也和他的经历有关。他的一生穿插着扬州这个城市,为了解决经济状况去扬州卖画、在扬州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仕途失败的时候回扬州转转、致仕以后居住在扬州。他比唐寅多了一份文人的责任,他抨击那时候的文人迂腐、不懂得孰对孰错。另一方面有着文人的倔强,敢于挖掘和恪守梅兰竹菊的品格,于是才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与之相反的是李鱓,他浸润在城市的繁华之中,一笔一划都是世间我们常常忽视掉的乐趣

结语:市民风俗画的兴起,我们看到的是刻画市民具体的生活片段。从这些画作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他们或是停下来休憩交谈,或是人潮涌动,挤过去看戏台表演。或是来到民间的画家,在与老百姓的交谈、寻觅中找到灵感,写写画画。抑或是画家蹲在街道上叫卖自己的画作……市民文化随着时代起起伏伏,无论文人有意还是无意去逃避,还是没能够抹去它的存在,或许就是它扎根于民间、成长在民间的特质吧!

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_昆明市大板桥是哪个区_郑萌珠是郑长生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