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段文字出自《孟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本“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句话大家一直念得好好的,不管是上学期间的背诵,还是出来社会工作后的自勉,我们绝大多数人熟记与默念的就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然而,这两天,有人指出现行课文中天降大任于斯人为什么改是人,写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他本意是想指出这句话的错别字“是”,可结果人教社相关人员出来说明,自1961年收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以来,历套的教材都是“是人”版本。

这下大伙都懵了,我也是懵了,一直以来,我们绝大多数人记得的是“斯人”,非“是人”,如今看着各类教材呈现出来的文字,确实写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斯人”不见了。

难道“曼德拉效应”出现了,大伙的集体记忆出错了?尽管人教社指出教材使用的为“是人”,非“斯人”,但我还是认为这句话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很遗憾,“曼德拉效应”在我这里不管用,我认为自己没有记错,一直以来我学到的是“斯人”,非“是人”。

如今我也不用考试了,不用去记住那些标准答案天降大任于斯人为什么改是人,因此,我将一直沿用“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究其原因,从文言文的语意上,“斯人”要比“是人”用得恰当。

大家知道,广东话中的粤语与潮汕话都属于古汉语,而我粤语(白话)和潮汕话(河洛话)都会说,而“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用这两种方言读起来是很通顺的,但如果用“是”来读,不管白话还是潮汕话,这句话读起来都拗口。

这件事情来得有点突然,让很多人开始怀疑世界了,怎么一直记得好好的,而且还时不时会拿出来自勉的一句话,说变就变了?

这里我们顺带了解一下,什么是曼德拉效应?这是一个心理学效应,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

事情起因是这样:有许多人表示,在自己的记忆中,南非总统曼德拉“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在监狱中死亡”,但现实是曼德拉没有在20世纪80年代死去,后来还被释放,还当上南非总统,直至2010年时仍然在世。

事实上,曼德拉是在2013年逝世的。

类似的事情,还有在《爱我中华》这首歌中,有一句歌词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然而在大部分人的记忆里却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曼德拉效应”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具体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句话,很大可能性,也是因为集体记忆出错了。

至于为什么集体记忆会出错,我相信将来会有科学的解释,在这里大家没必要瞎想。

对于我们出来社会工作的人,想继续使用“斯人”就继续使用“斯人”,而对正在上学的同学们来说,建议采用“是人”,因为考试需要一个标准的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