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打草惊蛇”本意指打草时惊动了埋伏在草中的蛇。比喻甲乙事情相类似,甲收到打击惩罚,就使乙感到惊慌。后用以比喻做事不机密,使对方知道了自己的意图而有所戒备。我们常说,“要小心行事,不要打草惊蛇。”或者“不要妄动,以免打草惊蛇”等,都是为了稳住蛇,以便神不知鬼不觉地对付它。打草惊蛇与另两个成语“投石问路”、“敲山震虎”有相近的意思。

敲山震虎的意思_敲山震虎下一句_敲山震虎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打草惊蛇

【计名探源】

“打草惊蛇”一语,源出自宋代郑文宝《南唐近事》。故事记载是:有一天,王鲁得知上司要来察访民情,整肃治吏,不禁担忧起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来。他在批阅公文当中,正好看到本县百姓联名告发他的主薄受贿的一叠状子,更是忧上加忧,精神恍惚。忧虑之中,他不由自主地再一张状子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敲山震虎的意思是什么意思_敲山震虎下一句_敲山震虎的意思

汝虽打草敲山震虎的意思,吾已惊蛇。

后人将这个故事归纳为“打草惊蛇”,用作成语比喻行动不谨慎敲山震虎的意思,使对方事先有所察觉;用作计谋则反其意而用之,字面意义为,用打草这一小行动,使隐蔽的蛇惊动而暴露。

也就是说,无意识的打草惊蛇,会使对方有所警觉,预作防范;而有意识的打草惊蛇,却可以促使对手惊慌失措,显露原形。

因此,打草惊蛇之计,便是通过侦察性的佯动,逼迫隐藏的对手显露原形的谋略。它的诀窍是:对可疑的地方要侦察实情,在完全掌握情况之后才采取行动。反复查明情况,是发现隐秘敌情的重要手段。

【计谋典故】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发兵攻打郑国,他打算和安插在郑国的奸细里应外合,夺取郑国都城。大夫蹇叔以为秦国离郑国路途遥远,兴师动众长途跋涉,郑国肯定会做好迎战准备。秦穆公不听,派孟明视等三帅率部出征。蹇叔在部队出发时,痛哭流涕地警告说,恐怕你们这次袭郑不成,反会遭到晋国的埋伏,只有到崤山去给士兵收尸了。

果然不出蹇叔所料,郑国得到了秦国袭郑的情报,逼走了秦国安插的奸细,做好了迎敌准备。秦军见袭郑不成,只得回师,但部队长途跋涉,十分疲惫。部队经过崤山时,仍然不作防备。他们以为秦国曾对晋国刚死不久的晋文公有恩,晋国不会攻打秦军。哪里知道,晋国早在崤山峡谷中埋伏了重兵。

一个炎热的中午,秦军发现晋军小股部队,孟明十分恼怒,下令追击。追到山隘险要处,晋军突然不见踪影。孟明一见此地山高路窄,草深林密,情知不妙。这是鼓声震天,杀声四起,晋军伏兵蜂拥而上,大败秦军,生擒孟明视等三帅。

秦军不察敌情,轻举妄动,“打草惊蛇”终于遭到惨败。当然,军事上有时也可故意“打草惊蛇”而诱敌暴露,从而取得战斗的胜利。

敲山震虎的意思_敲山震虎下一句_敲山震虎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译文】

真相不明就应查实,洞察了实情之后再采取行动;反复侦察,是实施隐秘计谋所必需的。

【计谋品读】

打草惊蛇之计,一则指对于隐蔽的敌人,己方不得轻举妄动,以免敌方发现我军意图而采取主动;二则指用佯攻助攻等方法“打草”,引蛇出洞,中我埋伏,聚而歼之。“打草惊蛇”与“敲山震虎”有相同的意义。无意地打草或敲山,结果惊了蛇或震了虎,会使蛇虎受惊吓而采取相应的行动,会对己方不利,所以要避免。

在现代商战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什么怪招、奇招,甚至坏招层出不穷,故而要提防。

敲山震虎的意思_敲山震虎下一句_敲山震虎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

感谢各位老铁阅读支持[玫瑰][玫瑰][玫瑰]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