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重科举常州多名士。

在漫长的科举年代里,常州出现了赵氏、恽氏、庄氏、瞿氏等名门望族,对当地的政治、教育、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诸多常州名门望族之中,庄氏尤为引人注目,被后世誉为中国科举第一家族。为什么这样说,玄机何在呢?

本文系“方志江苏”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媒体及公众号转载烦请获得授权

科举世家 并世无两

常州庄氏家族,有四大来源,科举之盛主要指“毗陵庄氏”。

在当地族人的传说中,他们认为自己是庄子后裔。大约在北宋年间,有庄姓者迁入了今常州金坛一带,元末开始定居于武进。在迁入武进之后,庄氏家族务农经商之余,开始用功读书,但人丁并不兴旺,有近四代都是单传。

进士_秀才举人进士榜眼探花状元_举人是进士吗

转机在明朝弘治年间出现了。弘治八年,庄氏家族科举之路上的第一个突破出现了。他名叫庄襗,当年他考中了举人,第二年,又联捷考中了进士

庄襗活了70岁,在仕途上,最高做到了山东布政使参政,这个官职权位颇重,从三品,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副部级。庄襗的政绩、官声都不错,在任内饥荒之年,曾先斩后奏,发仓赈灾,为民请命。

在庄襗之后,庄家兴旺起来,陆续有人中举,声名远播,成为当地望族,人丁繁衍至清代,已过千人。

统计下来,今天,我们根据庄氏家族的族谱、文集等传世文献统计进士,可以得知,自明万历年间,常州庄家的第八代算起,至清光绪年间第二十代为止,十三代人中,考中了进士35名,举人79名。进士中,状元、榜眼、传胪各一名,出现了兄弟鼎甲、兄弟会魁、兄弟三进士、七世十九进士的盛况。

庄氏族人,名人辈出。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清代的庄存与。庄存与出生于1719年,26岁时即高中榜眼。他参与了《四库全书》的纂修工作,著有《春秋正辞》《上树既见》等,成为常州学派的创始人,影响了晚清思想文化走向,龚自珍、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受他影响颇深。

进士_秀才举人进士榜眼探花状元_举人是进士吗

庄存与故居

美国学者艾尔曼曾这样评价庄氏家族的科举仕宦情况:如果仅以科举成绩来衡量的话,庄家可以称得上是整个清代常州府最重要的文人集团。仅清一带,庄族便产生了97名生员以上科举出身的人,而明代只有7人。出了29位进士进士,而明代只有6人。更有11人供职翰林院,其中5人来自庄存与一系。”

庄氏家族在明清两代里,做到三品以上高官的有7人,四到六品的有55人,七品之下的有166人。

从史料看,这些入仕者,大部分都为官清廉,为地方的教育做了不少贡献。

这样牛的科举成绩,放诸四海,并世无两。庄氏家族,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国科举第一家族。

方雅之族 家风不坠

为什么庄氏家族科举这么厉害?原因与经济、家风有关。

从经济上说,明清时期,庄氏族人辛苦经营,家境相对较好。在古代,参加科学考试,经济成本不低,贫苦之家很难承受。

当时,在康熙年间,一个童生去考秀才,费用大约就要十两白银。这个费用可以买到十石粮食了,相当于一个三口之家的全年口粮。

而庄氏家族,则大多通过教书、田地租赋等方式维持了相对较好的经济收入。为了保障教育,有些家族女性还会典卖首饰、纺织女红了增加收入。

举人是进士吗_秀才举人进士榜眼探花状元_进士

《秋水轩集》

庄氏宗族里有不少女性,虽不能像男性那样走科举之路,但才华横溢,也是引人注目。比如一个叫庄盘珠的庄氏女性,她擅长诗词,著有《秋水轩集》《莲佩诗钞》,时人曾以其诗比李贺,词比李清照。

庄氏家族实力之盛,从它的房子也可以看出,据说当年常州城从城西到城东,庄家的房产几乎占据了半个城,单单祠堂就有20多个。如此看来,庄氏家族良好的家境,有力地支持了族人的科举之路。

经济因素之外,更为后世注意,值得我们后来者学习的是庄氏的家风。其家风概而言之就是重视教育。

庄氏家风好,这一点早在清代就有很多人注意到了。清代学者,也是常州人的洪亮吉就说,庄氏是“方雅之族”,走进庄家的大门,地方再小都存有书籍,连小孩子也懂得礼节。

另一个常州人李兆洛也说,庄家的子弟“皆能守其家学,粲粲彬彬,望之若王谢子弟,别见标格”。

举人是进士吗_进士_秀才举人进士榜眼探花状元

庄氏济美堂

庄氏族人的家风非常重视儿童的启蒙教育。很多庄氏子弟,从五六岁起,就开始接受教育,读唐诗、习句读、写字等。在庄氏家族的许多家训中,都一再强调给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子弟,发蒙时最吃紧”,要尊敬师长。

庄氏家族的许多家训中,甚至对孩子的穿着打扮、起居礼仪都细细叮嘱:不要追求华丽,关键是干净整洁,彬彬有礼。

再比如,庄氏族人的家风虽然重视教育,致力走科举之路,但深知本末倒置的坏处,并不是为了科举而科举。

在很多庄氏族人的传承中,他们普遍认为读书的目的,不止是考科举,而是希望做一个圣贤之人,要志存高远,一个人读书急急的想要得到功名,最后往往得不偿失。

从整个庄氏家族看,明清两代,庄氏族人还非常热衷著书立说,著述的经史子集、地方志等著作,不完全统计下来,就接近500种。

直到当代,毗陵庄氏仍然家风不坠,族人庄逢甘、庄逢辰、庄逢源三兄弟就并为院士,传为佳话。

举人是进士吗_进士_秀才举人进士榜眼探花状元

庄氏家族的家风在家族里的第一个中举者庄襗遗嘱中有集中的体现。庄襗在遗嘱中回顾自己的科举、仕途之路时,谆谆告诫子孙:

予虽恭科第,方居官也,贪贿之心绝无,天人共鉴;及居家也,谋利之心又拙,乡邦共知。……游庠校者,必检身力学,务底有成。业亩者,必勤耕慎获,务期于有秋。……勉勉循循,各相破硕。使人人见者,必称曰:庄氏有礼义之教,而出是贤子贤孙。庶免无赖子弟之诮。为子若孙能谨守吾言,则为孝子顺孙矣!

另外,很难得的是,庄氏家族当初参加考试的文章,还有不少依然保存着。在国家图书馆里,就有一本清代庄氏后人编的《庄氏乡试会氏朱卷》,收录了庄氏家族从清康熙五十九年到道光十六年,族人参加考试中举的文章、简历。在常州图书馆里,则藏有清代赵鸿熙、钱人麟等编写的《毗陵科第考》,记载了包括庄氏家族在内的常州明清两代各科举人、进士情况。

科举之盛 海内之冠

其实,跳出庄氏家族看常州,常州的科举之盛,也堪称海内之冠,历代有人赞誉常州“科目蝉联,数代不绝”“文风甲于天下”。

据不完全统计,两宋期间,常州进士高达776人,是当时出进士最多的城市。其中与常州科举有关的最轰动的一次盛事是宋大观三年(1109年),全国取进士300名,常州府独中53人,占六分之一,一时天下闻名。宋徽宗还特赐《大观学校推恩诏》与常州。

进士_举人是进士吗_秀才举人进士榜眼探花状元

庄氏故居 星聚堂

明清两代500多年间,大约每6个进士中,就有一个是常州人。仅仅在明代,常州府的举人总数就高达1316人,进士则高达604人。在整个江南,都是数一数二的。其中武进的举人,更是数一数二,占了三分之一,有450人。

如果算状元,常州也毫不逊色。从常州府走出去的状元就有15人,如果算上今天的金坛溧阳,则有19人,算上特科考试的第一名,则有23名“状元”。

常州的科举之盛,从其文化的昌盛也可以看处于一二。自晋至清,大约1700年里,有史料记载的常州籍文人学者就有2259人,其中很多就是通过科举崭露头角的。

在科举取消之后,新式教育兴起之后,常州的学校相继成立,著名的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祖父辈中,都曾与科举有过关联。而他们自己则是在新式教育之下,走上了革命之路。

进士_秀才举人进士榜眼探花状元_举人是进士吗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这是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因常州而写下的两句诗。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这两句诗,形之常州都十分恰当。科名之外,赵翼、洪亮吉、张惠言、盛宣怀、瞿秋白、恽代英、吴祖光,常州代有才人,走出了不少名人大家。

今天走在常州城里,还可以看到不少于科举有关的地理、古迹,如进贤坊、双桂坊、传胪里等,可供后人怀想当年常州科举之盛,发幽古之情。

主要参考资料:

1、丁蓉,《科举、教育与家族: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研究》;

2、仲兆宏,《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

3、叶舟,《清代常州城市与文化:江南地方文献的发掘及其再阐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