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奥指挥大师旺德于生前致力推广贝多芬, 布拉姆斯, 布鲁克纳, 莫札特, 舒伯特,舒曼, 曾指挥北德电台交响乐团, 科隆交响乐团, 柏林爱乐者乐团及芝加哥交响乐团, 其中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被留声机杂志及企鹅评鉴评为三星首选, 与卡拉扬全集齐名) 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企鹅评鉴评为三星首选) , 与柏林爱乐者乐团于1990年代首度合作灌录的舒伯特第八及第九交响曲 (企鹅评鉴评为三星带花首选) 及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其中第四,第七,第八及第九的现场录音)亦被欧美日三地的音乐杂志一致推崇!

《鳟鱼》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后来舒伯特将其改编_舒伯特简介_野玫瑰 舒伯特的简介

此录音是首度发行, 合作的乐团是名不经传的幕尼黑爱乐者乐团(但却善于演奏布鲁克纳交响曲而闻名, 由受东方禈宗影响甚深的大师柴利比达慈领导), 却活现了舒伯特这首名作的所有特点: 浪漫感性,. 旺德以明快的速度处理, 精准无误的铜管乐, 厚而不浊的絃乐音色, 衬托出旺德一贯的指挥风格: 条理分明, 力求忠实, 不徐不疾, 实而不华. 一切只为音乐服务, 不求名利, 实是德奥古典一代指挥宗师之典范.

《鳟鱼》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后来舒伯特将其改编_舒伯特简介_野玫瑰 舒伯特的简介

虽然大师于2002年以92岁高龄仙逝, 却无损他的影响力, 据一本德国音乐杂志统计, 他的录音销量己仅次于卡拉扬 (卡氏指挥范畴比旺德阔多了!) , 我想亦是古典乐迷认同大师地位的最好证明.

《鳟鱼》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后来舒伯特将其改编_舒伯特简介_野玫瑰 舒伯特的简介

伟大的交响曲 舒伯特第九号

舒伯特无疑是古典音乐史上最多产的音乐家,在短短的三十一年裡他写了为数近千的作品舒伯特简介,其中包括弥撒曲、歌剧、钢琴曲、交响曲以及 联篇歌曲集等。虽然舒伯特广受后人推崇的是艺术歌曲,然而他却一直很想在大型曲目上有一番做为。他一生约写了十八至十九首歌剧类作品,特别是在1815年完成了五齣,1823年完成了四齣,无论是在数量上或作曲活动的密度上,都让在歌剧界大大留下足迹的莫札特瞠乎其后;在舒伯特逝世前九个月时他曾对朋友说:「以后我再也不写歌曲了,我要专心来写交响曲和歌剧。」此时他刚完成第九号交响曲 ,从这首内容崭新的交响曲来看他的企图心更为明显,对舒伯特而言这只是开始,如果他能活久一点必能写出不少浪漫派作品的佳作。

舒伯特前六首交响曲形式是古典的,受海顿、莫札特、贝多芬等人的影响很大,在配器上也多有倣效;到了第八、第九号交响曲时却有了浪漫的情韵,独特的配器风格突然成熟,温暖而多彩的配色使人听了永志难忘。舒伯特因从小并未接受严格的作曲训练,所以在交响曲裡的一些对位手法以及展开技巧上都显得较为贫弱,这虽然是他的弱点但却成了他写曲上的特色,在他晚期的作品中在对位声部上不按照当时的常理而有了飞跃的著想,这也是他在配器上能更得心应手,所以我们在欣赏舒伯特的交响曲时若忽略了配器的要素,而仅以对位发展上的精彩或是声部纵横交错的複杂来期望它一定会食之无味。在他的交响曲中第九号交响曲是最长大的,因而被后世加上了「伟大」的副题,发现它的舒曼就曾经赞叹道:「这是一首通往天国般长大的交响曲,洋溢着美丽浪漫精神,不熟悉这首交响的人等于不明白舒伯特的真正面目。」我们这次就藉著这首「伟大」交响曲来一窥舒伯特的真面目。

伟大的交响曲 舒伯特的交响曲的精神为内省的、反应现实面的,作曲的风格和他的配器手法不可分离,他注重于旋律与伴奏的配合而显出其歌唱性的特质;在他成熟的作品中弦乐弦律不仅可以用整组的管乐来伴奏,弦乐也可以伴奏单支或成对之木管的旋律,在「伟大」的第二乐章开头七个小节后,低音旋律仍继续进行为紧接著出现的双簧管的主旋律伴奏即为一例;他对铜管的运用也超出了贝多芬的手法,小号与长号不只是用于大合奏的加强而已,在「伟大」的许多乐句中您都可以发现它们随时都可以出现以使音色更为充实;而且小号也渐渐靠近与长号的组合,以现今的角度来看这并没有什么;但依当时的传统小号常和法国号一起使用,而长号是自成一体运用的,由此可见舒伯特的配器法不仅多彩而且是超时代的,俨然已是成熟的浪漫派手法,我们不论是在聆听时或是版本的选择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乐句中配器的变化与处理。 这首「伟大」交响曲四个乐章的表情与速度的标示分别为「从容的行板」、「流畅的行板」、「诙谐曲(活泼的快板)」以及「活泼的快板」。

由此观之舒特伯似乎有意製造一个越来越快、越来越光辉的气氛,所以乐迷们如果有遇到从头衝到尾的诠释(如塞尔EMI)亦是合理的;在形式上採用稳当的古典连环形式,在内容上又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从第一乐章开头的牧歌式旋律就展现此特色;此旋律有八小节,属古典旋律的老套舒伯特简介,但各位可以发现它的第四小节并未中断,旋律亦不均齐,这种性质在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中也许是司空见惯,但在舒伯特那时却极为罕见,其浪漫主义的色彩可见一般。

同样地在这段旋律我们也可以看出舒伯特如何地进行他多彩的配器,他先以法国号和弦乐依序将主题动机呈示后再以双簧管和一小段弦乐发展反覆一次,其中配以拨弦等和音,然后再引出大合奏和横笛交替式地将动机再反覆,其中缀以定音鼓等声部和音,然后再以此方式将同一个动机反覆至一个段落,曲子的色彩就因此而不停地起变化,也就是说每一种乐器代表一种颜色的话,每个动机就是一幅风景,舒伯特用不同的颜色组合来画它,所以您会发现有很多图的内容大同小异,但色调却千变万化;在乐念转换处常用一长音合奏或连续单短音来做媒介,在合声伴奏部份也是如此。能在古典形式的架构下将曲式写得如此活泼自由完全源于舒伯特歌唱旋律的作曲特性。

综合以上的作曲特质,在选择版本时应找能够将其配器以及曲式的特色发挥出来的诠释,否则很容易让人觉得舒伯特的废话很多,尤其是在第四乐章,强音的大合奏特别多,怎样处理才不会热闹配器而精彩不足是个棘手的课题。其实这首交响曲从头到尾对指挥而言是处处阱井,太沉溺于短暂的美感容易听起来又臭又长,而刚开始飙得太快到最后乐章又容易陷入困境,那麽到底该如何拿捏才是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