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嘉靖帝,我们一般的大众,大多没有什么印象。就算是根底不错的朋友们,也往往是对嘉靖帝,也就是“朱厚熜”嗤之以鼻,说他是个“道君皇帝”,昏庸无能。一般来说,《明史》是一部良史,尽管它有对明代女真史事的隐晦,但其实除了这点之外,《明史》还真是在基本史实的考订上下了一番功夫的。好,那么我们来看看明史是怎样评价嘉靖帝的。《明史世宗本纪》载:世宗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顾迭议大礼,舆论沸腾,幸臣假托,寻兴大狱。夫天性至情,君亲大义,追尊立庙,礼亦宜之;然升祔太庙,而跻于武宗之上,不已过乎!若其时纷纭多故,将疲于边,贼讧于内,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经,营建繁兴,府藏告匮,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虽剪剔权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按照《明史 世宗本纪》的记载,嘉靖帝只有登基的早期,也就是杨廷和总理朝政的三十七天堪称英明,除掉了一些弊政。但除此外,则是昏庸无能,但杨廷和除弊的力度太大,正好除弊时期挂着“嘉靖”的年号嘉靖皇帝简介,所以嘉靖凭此,就算是以后一直昏庸,也能算是“中材之主”了。就因为《明史 世宗本纪》这样写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史学界都有恭维杨廷和而贬低嘉靖的风气,不仅如此,甚至帮助嘉靖帝“议大礼”的张璁,桂萼也是斥为“奸佞”。那么,嘉靖皇帝是不是一个昏君?杨廷和总理朝政的三十七天究竟干了什么?作用到底大不大?这些问题,我打算以五个小版块予以介绍,这五个版块是“大礼议之真相”,“嘉靖革新”,“严嵩专权”,“南倭与北虏”,“崇道与靡费”。

嘉靖皇帝_嘉靖皇帝是不是好皇帝_嘉靖皇帝简介

大礼议之真相

说起大礼议,主要讲的是明武宗驾崩后无后,武宗朝首辅杨廷和打算让武宗的堂弟,也就是朱厚熜继承武宗之父明孝宗,也就是弘治皇帝的帝统,称孝宗为皇父,称自己父亲兴献王为皇叔父,世宗反对的这一台戏。因为我们的明史课程,针对的不完全是明史功力“登堂入室”的朋友们,还有一些普通大众,所以我认为有必要介绍一些基本史实。首先,明孝宗是明宪宗的第三子,因为前两子早夭,所以得以继承皇位。而嘉靖帝的父亲兴献王呢?是宪宗的四子,封兴王,封地在湖北安陆。去世之后,武宗赐谥号为“献”,所以又叫“兴献王”。明孝宗只有武宗一个儿子,武宗继承了孝宗的皇位,耽于淫乐,故无子而亡。这样一来,一个问题出现了,什么问题?那就是明孝宗,明武宗这一枝的“帝统”断绝了。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民间的地主人家,“长房”绝后了,那就以“次房”的子弟入继“长房”,当然,这样一来,“次房”子弟也得叫过世的家长为父,这是民间约定俗成的一个“规矩”。杨廷和身处明代,当然不能跳出时代的大背景,所以杨廷和也打算让嘉靖帝入继明孝宗这一枝,自然嘉靖帝就得喊明孝宗为“皇父”了,这并没有错。但杨廷和这样要求嘉靖时,一个小人物出现了,这就是张璁。张璁认为,兴献王也只有嘉靖一个儿子,明孝宗,武宗这一枝的“帝统”是自然而然的断绝了,没必要强行入继,况且入继之后也会使兴献王绝后,人子没有自绝父母的说法。

这同样没有错。当我们明了这些事实之后,我们就不会轻易的站队到杨廷和一方,认为杨廷和说的对了。嘉靖帝在得到张璁的支持后,非常高兴,于是支持张璁,让张璁和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翰林院以及文臣百官争斗。嘉靖三年二月,杨廷和由于斗不过张璁,只好引退。同年,杨廷和子杨慎与群臣继续与嘉靖帝抗争,是为“左顺门事件”,嘉靖对群臣施以“廷杖”,杖死十七人。不仅如此,左顺门事件的“主谋”杨慎也被贬往云南永昌卫。既然我们明白,大礼议的双方,都有自己的道理,谁都没有错,那么我们不应该在杨廷和与张璁双方进行站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谴责嘉靖帝在左顺门事件杖死十七人的“摧折士气”。但是,仅仅认为大礼议有摧折士气的一面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从另一个新的角度来评价大礼议事件。我们都知道,明代的科举的课本是《四书五经》,只要这几本书看的精熟,就算是文史功底极差都能进入官场。不仅如此,“礼学功底”极差都能进入官场。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张璁,桂萼等个别人就能和整个文官集团在“礼学”上进行抗衡。各位同修,我们都知道,在清代,诞生了一个伟大学派,就是“乾嘉学派”,又叫“考据学派”。这个“乾嘉学派”,提倡扎实,重视考证,反对虚文。我们可以仔细想想,这是不是和张璁代表的议礼派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无疑,大礼议之后,崇尚学术的风气悄然开始,真是“学风大振”。如果我们这样来看待“大礼议”的话,“大礼议”就不再是消极的事件,而是积极的,促进了“嘉靖革新”的事件,甚至对“万历革新”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嘉靖皇帝是不是好皇帝_嘉靖皇帝简介_嘉靖皇帝

嘉靖革新

今天我们的明史学界,对万历初政,也就是张居正主政的十年,有个专有名词,叫做“万历中兴”,或者叫“万历革新”。不仅如此,嘉靖时期的初政也有个专有名词,叫“嘉靖革新”。传统的观点认为,所谓“嘉靖革新”就是杨廷和总理朝政的三十七天的政绩。那么,历史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其实这样说是不对的。因为杨廷和的所谓政绩不过是要恢复“孝宗之治”,也就是要恢复明孝宗时期任用贤人,清除政府机构冗官冗员的政治风貌。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杨廷和总理朝政三十七天的政绩不过只是清除了武宗时期的冗官冗员而已。我以为,“嘉靖革新”应该是杨廷和与张璁一起弼成的。虽然杨张二人是政治对头,但在清理冗官冗员上的态度是一致的。那么,张璁除了清冗官冗员外,还有什么政绩?那就是撤十三道布政司的镇守中官。这确实是张璁引导嘉靖帝做的一件大好事。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太监怎么了?太监也是人,没什么不好。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是这样的,确实,太监的人品操守不见得比文官差。但如果镇守中官在的话,对于地方一些低级文官低级武将来说,就是双重领导,要想得到美职肥缺,就得又贿赂镇守中官,又得贿赂地方文官。这样一来,低级文官低级武将就得加倍的搜刮百姓,剥削士兵,我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就算不对,也算是一种思路吧。

而且说句实在话,嘉靖时期,内阁不过俯首看嘉靖帝的脸色,一些专著上所谓嘉靖时期是“政归内阁”是不对的。而在地方,嘉靖帝撤了镇守中官,真正把地方的权力放给了文官,这就是“地方文官之治”,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嘉靖时期才能冒出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以及谭纶等名臣。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嘉靖革新”?我以为,说“嘉靖革新”的力度要大于“万历革新”,未免有点“矫枉过正”。但我以为,“嘉靖革新”在力度上不亚于“万历革新”。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得了解一下“万历革新”究竟做了什么。首先是考成法,考成法的实质是“以六部监督天下,以六科监督六部,以内阁监督六科,集权于内阁”。这样一来,层层监督,吏治清明了。但我们要知道,隆庆初年清除嘉靖时期的冗官冗员,居然没有发现多少,这样说来,嘉靖时期的吏治也是清明的。那么,“万历革新”还有哪些内容?那就是明赏罚奖励武将,使万历初年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提升。除此之外,还有一条鞭法与清丈田亩,一条鞭法是把赋税徭役合并为一,统一交银子。你说你不想服徭役,好,你给银子,官府拿银子雇人服徭役。可是我们知道,一条鞭法和清丈田亩的创始人是桂萼,而且嘉靖时期,地方上已经有海瑞实行过了一条鞭法,那么在这点上“万历革新”也不见得胜于“嘉靖革新”了。再说前面说过的奖励武将的事,那万历时期的主要名将戚继光,那也是嘉靖时期“地方文官之治”培养出的将领,这点上,“万历革新”又不见得胜过“嘉靖革新”了。

嘉靖皇帝_嘉靖皇帝简介_嘉靖皇帝是不是好皇帝

严嵩专权

各位同修,在前面,我们讲了“嘉靖革新”,讲到“嘉靖革新”的力度不亚于“万历革新”。但我们漏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嘉靖革新”开始于武宗病逝,杨廷和执政,那么“嘉靖革新”终止于什么时候呢?我个人觉得,应该是终止于张璁逝世的嘉靖十八年二月六日。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不说是夏言被严嵩害死的嘉靖二十七年十月?这主要是因为夏言没有过硬的政绩。前面我们讲了,杨廷和清除了冗官与冗员,张璁呢?除了清除了冗官与冗员,还撤了十三布政司的镇守中官,真正是政绩过硬。我们可以这样讲,杨廷和论学术,是不如张璁的。夏言呢?虽然著有礼学名著《郊礼通典》,但也只能说是夏言在学术上不亚于张璁,要论政绩,夏言可远不如张璁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论“革新”的持续时间,“万历革新”是不如“嘉靖革新”的。既然我们这一节的小题是“严嵩专权”,我们就该言归正传,说说严嵩是何许人。严嵩,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弘治十八年进士,而后隐居分宜钤山,建钤山堂,读书十年。由此我们也可以说,严嵩的学术,也不亚于张璁与夏言。正德十一年,严嵩复官,嘉靖二十一年,严嵩拜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夏言死后,严嵩独柄朝政十四年,是为“严嵩专权”。前面我们讲了,一些专著说嘉靖时期是“政归内阁”,这一点说的不是很对。

但如果我们说,严嵩独柄朝政的十四年,是“政归内阁”,那这个就没有错。为什么呢?因为在嘉靖后期,在严嵩的安排下,其义子赵文华担任了明朝的通政使。通政使是什么官?这个官主要管的是接纳四方的奏折,然后呈报给皇帝。由此一来,我们可以明了,严嵩的这个安排,使得四方对自己不利的一些弹劾奏折,无法呈报给嘉靖皇帝。《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二《世宗崇道教》载:上虽修玄西内,而权网总揽。夜分至五鼓,犹览决章奏。以前不少同修,看到这段史料,都来跟我说,嘉靖帝未尝一日放权,就算是严嵩柄国,照样大权独揽,事无巨细,都非常之清楚。开始我听了,我也这么觉得。但自从明白,嘉靖后期的通政使是赵文华,我就明白,嘉靖与严嵩斗智,还是严嵩更高明一些。确确实实,严嵩柄国的十四年里,嘉靖皇帝是耳目闭塞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必要单独开这一小节,来讲“严嵩专权”。那么,我们该怎样评价“严嵩专权”?很多同修告诉我,“严嵩专权”的恶劣程度实在不亚于明武宗时期的刘瑾专权。我听了之后,开始觉得有些道理,但后来读了明史,觉得还是站不住脚。为什么?《明史 刑法志》载:“御史柴文显、汪澄以微罪至凌迟。官吏军民非法死者数千。”所以我们可以讲,刘瑾是真正的祸国殃民,严嵩虽然贪财,但毕竟读了十年书嘉靖皇帝简介,肚子里面有东西,所以作恶也小的多。

嘉靖皇帝是不是好皇帝_嘉靖皇帝简介_嘉靖皇帝

南倭与北虏

明朝从太祖洪武时期开始,就有“南倭”与“北虏”的说法。所谓“南倭”是日本海盗和中国海盗总称,为什么有中国海盗还叫倭寇?那是倭寇的领导中坚还是日本人,所以叫“南倭”。什么是“北虏”?就是指蒙古骑兵。太祖洪武时期,朱元璋击垮了北元,使之一分为三,叫鞑靼,兀良哈,瓦剌,但总称不变,仍呼作“北虏”。“南倭”与“北虏”到了嘉靖时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但也是在嘉靖时期,“南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北虏呢?在俺答汗的带领下,经常来北京溜达,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叫“庚戌之变”。我们知道,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以及景泰帝朱祁钰以外,洪熙,正统,成化,弘治,正德在与“北虏”的对抗中都十分吃力。宣德呢?出兵打了兀良哈,真是扬汤止沸,抱薪救火,导致了瓦剌的崛起。所以,我们不能说“南倭”与“北虏”问题的严重是因为嘉靖帝的失德导致的。相反,一直没有解决的“南倭”问题,在嘉靖时期得到了解决。嘉靖帝依靠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谭纶等人解决了“南倭”问题。当然,日本早已进入战国时期,内战频繁,浪人武士有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自然也不必来明朝做海盗,这当然也是原因之一。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盛赞“隆庆开关”,说是隆庆皇帝了不起,是盛德。依我看,要是嘉靖皇帝再活个五六年,那么被夸奖的人就应该是嘉靖了,而不是隆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嘉靖栽树,隆庆乘凉。不然,以“哑巴皇帝”和“政归内阁”著称的隆庆,怎能及得上嘉靖帝的雄才大略?这是南倭的问题。北虏的问题呢?我们都知道“俺答封贡”,这也是隆庆时期的事。但事实的真相是,如果嘉靖帝嗅觉够灵敏,“俺答封贡”恐怕要提前。俺答在嘉靖年早已多次派使者来请和,尽管有一次使者石天爵被处以凌迟的刑法,但还是无法阻止俺答求和的热情。所以我们可以说,嘉靖帝在处理“北虏”的问题上,水平不是很高明。

嘉靖皇帝是不是好皇帝_嘉靖皇帝_嘉靖皇帝简介

崇道与靡费

很多人都说,嘉靖皇帝是个“道君皇帝”,对于这点,我不能否认。虽然,永乐帝,洪熙帝,成化帝,弘治帝都是信道教的,但是都不及嘉靖帝虔诚,所以光说嘉靖帝是“道君皇帝”,也大体站的住脚。嘉靖帝的崇道,起初是因为身体不好。兴献王和王妃蒋氏,生了很多孩子,但大多夭折或早逝,只有嘉靖一根独苗独存。于是在父亲的引导下,嘉靖帝开始求道斋醮。我们知道,嘉靖这个年号,共有四十五年,嘉靖帝活了六十岁。以嘉靖刚继位的身体状况来看,如果不是修道练气功,可能嘉靖帝活不了几年。明朝的皇帝,洪熙帝也是信道教的,不过洪熙只吃丹药,懒的练气功,所以继位十个月就死了。依我看,光练气功,不吃丹,可能对于健康,是件大好事。嘉靖帝之所以身体不好还活了六十岁,完全可以说明嘉靖练气功之勤,当然,嘉靖帝也是吃丹的。嘉靖帝信道教,主要有两个老师。开始是邵元节,后来是陶仲文。其中陶仲文得宠最深,一人领少师,少傅,少保,为明代所独有。从这里也可见嘉靖帝溺道之深。既然信道教,就得斋醮,嘉靖为保长生,斋醮频繁,自然要花很多银子。除此外,嘉靖时期还在沙河建了一座离宫,这就花了七百万两银子,除此外,著名的营建还有大高玄殿,这又不知花了多少银子。所以《明史 食货志》载:世宗营建最繁,十五年以前,名为汰省,而经费已六七百万。其后增十数倍,斋宫、秘殿并时而兴。工场二三十处,役匠数万人,军称之,岁费二三百万。其时宗庙、万寿宫灾,帝不之省,营缮益急。经费不敷,乃令臣民献助;献助不已,复行开纳。劳民耗财,视武宗过之。一句话,“劳民耗财,视武宗过之”由此可见嘉靖帝之失德。

总结:明清史宗师孟森对嘉靖帝评曰:“究属英主”,这大概是说嘉靖帝之才能。明史评曰:“中材之主”,这大概可以给嘉靖帝盖棺论定了。

时光读书会64期图记:

嘉靖皇帝_嘉靖皇帝是不是好皇帝_嘉靖皇帝简介

嘉靖皇帝简介_嘉靖皇帝_嘉靖皇帝是不是好皇帝

嘉靖皇帝_嘉靖皇帝简介_嘉靖皇帝是不是好皇帝

嘉靖皇帝是不是好皇帝_嘉靖皇帝_嘉靖皇帝简介

嘉靖皇帝是不是好皇帝_嘉靖皇帝_嘉靖皇帝简介

嘉靖皇帝_嘉靖皇帝是不是好皇帝_嘉靖皇帝简介

嘉靖皇帝简介_嘉靖皇帝是不是好皇帝_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简介_嘉靖皇帝是不是好皇帝_嘉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