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啥意思_遗址三星堆在哪里_三星堆遗址在哪里

另一个令我痴迷的,是三星堆里的竖目人面具

竖目,也被人称为纵目,就是眼睛像椽子一样从眼窝里伸出来,而且很长,其中最长的达30cm。

从三星堆出土的这些人脸面具看,他们的鼻子高挺,颧骨突出,大耳大嘴,而且耳朵上还有穿孔,由此判断其并非中原人。有的考古学家甚至认为三星堆的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也有可能是多种文明的结合体。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三星堆文化大约是受到古印度文化的影响比较大。

目前,四川的彝族人,一般被认为是三星堆的后人。据DNA检测,彝族人的基因序列,与印度人相似度占到46%左右。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三星堆文化就是古印度文化。

2000年前的张骞出使西域,发现印度有一条通往西域的路,佛教也是先传到西域然后才进入中国的。

我这样说肯定会让一部分人很不高兴。

前日看央视直播,发现了一个玉琮,由此有人就确定,有玉琮就是华夏文明。其实玉琮也不是华夏文明的产物,它是良渚文化的标志性文物。那么请问,良渚文明又是华夏文明么?

脆弱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根本无法容纳外来文明,即使是人类初创的时代。

我非人类学家,也非考古学者。这里只想通过纵目面具,谈谈三星堆人的眼睛。

《华阳国志》有这样一句记载:

蜀侯蚕丛,其目纵三星堆遗址在哪里,始称王。

也就是说,只有长出巨椽一样的眼睛的人,才可以称王。

这是不是可以这样猜想,蜀王得了一种眼疾,大约是瘤子一样的东西,眼睛从眼眶里突出了出来,大家于是崇拜他,并拥立他为王了。

三星堆遗址在哪里_三星堆遗址啥意思_遗址三星堆在哪里

这个蜀字,最上边结构就是一个横卧着的目字。

这个竖目面具,一定是用于对蚕从王的纪念而做的吧。

其实汉字中的夏字,中间也是一个目字。人类从来都是需要用眼睛看世界的,没有它,我们将永远沉入黑暗之中。

三星堆遗址在哪里_遗址三星堆在哪里_三星堆遗址啥意思

前些时间里读朱大可先生的洋洋巨著《华夏上古神系》,对于三星堆人的认识,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了。朱大可先生的文章,许多人并不喜欢,因为他也是猜测的多,实证的少。为什么要猜测呢?因为上古的东西,现在已经很难确定。能不能猜测呢?在我看来,只要是符合逻辑的,就是可以的。其所谓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是也。

朱先生对于三星堆人眼睛的论述,别有蹊径三星堆遗址在哪里,给我启发很大。

仔细观察这些面具,你会发现他们中多数人的眼睛中,都没有瞳孔。

为什么会没有瞳孔呢?

它表达了古蜀国人对眼睛的一种特殊态度。

让我们先看一看“民”字的写法及其演变过程。

遗址三星堆在哪里_三星堆遗址在哪里_三星堆遗址啥意思

在金文中,它就是一只眼睛,而这只眼睛,显然是被刺瞎了。

在上古时代,人与民是有明显区别的:“人”是指统治者,“民”是指被统治者。可是到了现在,人与民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它们依照汉语由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的规律,将“人”与“民”连结在一起,变成了双音词“人民”。

这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民是不长眼睛的,或者是有眼无仁的,他们根本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能由统治者带领,才能洞察事物的实质。说不长眼睛当然是不对的,这只是一种隐喻,说民看不清世界罢了。

三星堆里的这些青铜面具,是不是在表达这样的一种认知态度呢?

在本文的开头我说了,三星堆的文物,全部都是祭器。

由此可以推断,古蜀国时代的巫术非常发达。而在进行祭祀的时候,所用到的祭器非常之多。

这些青铜面具,应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人,即那些纵目者,它们是王,是统治者;一部分是民,是被统治者。被统治者,有眼而无瞳孔,需要那些纵目者带领着去体察事物的本质。

原始宗教对于先民的统治,大约是很强盛的。它就是要通过这种仪式,让民感觉到自己的无知,就是要达到崇拜王的目的。

三星堆遗址中,还有许多其他文物,如世界上最早的金杖,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等。目前博物馆所展示的,也不过是一二号坑的发掘物,其他坑道还正在考古进行之中。

我所写的这些文字,只是对两种印象深刻的文物进行了自以为是猜测。

有关三星堆,想必会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会有更进一步的解读,我们也期待能有大量的考古发现以映证我们对于古蜀国的种种猜想。

如果你有时间的话,还是建议你亲自去看一看,然后通过一些历史知识和神话学,来对它进行一个自我分析。

期待其他坑道的文物布展之后,再去看一看它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