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学院教授名单_广东中山大学教授名单_中山大学教授

中山学院教授名单_广东中山大学教授名单_中山大学教授

中山学院教授名单_广东中山大学教授名单_中山大学教授

中山学院教授名单_广东中山大学教授名单_中山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2日公布了2019年新当选院士名单。2019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4名院士和20名外籍院士中山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了75名院士和29名外籍院士。

中山大学有两位教授入选,分别是: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宋尔卫和地学部的戴永久。

宋尔卫:

肿瘤专家,发布重磅研究成果

年仅49岁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中山大学教授,成为广州继钟南山(呼吸)、钟世镇(基础医学)、姚开泰(肿瘤)、曾益新(肿瘤)、侯凡凡(肾病)之后,第六位当选的两院院士医学专家。

宋尔卫祖籍广东鹤山。1988年,宋尔卫从广州二中考入原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后在中山二院(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普外科工作,师从著名乳腺癌专家苏逢锡教授。2000年,他在中山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外科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德国艾森大学医学院及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研究。2004年8月,34岁的宋尔卫以“海归”人才身份回到中山大学工作,并被破格聘任为正高职称专家。

2005年,他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7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0年担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4年获评为首届“中山大学名医”,也是中大附属医院里最年轻的入选者。2016年,宋尔卫担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并于次年就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

宋尔卫及其领衔的研究团队,围绕着令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深受困扰的肿瘤复发转移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他的研究成果曾入选国际权威期刊《科学》评选的“2003年度全球十大科技突破”,并分别于2008年度、2018年度两次荣获“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乳腺癌转移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则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宋尔卫团队首次发现非编码RNA家族中的小分子RNA(miRNA)let-7具有控制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成瘤能力和转移等特性,并进一步阐明了多种miRNA调控肿瘤细胞耐药、转移的分子机制和临床价值,让miRNA成为可对付肿瘤转移的“靶点”,为RNA干扰治疗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其在研究领域接连取得丰硕成果。2018年,他率领团队连续两次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免疫学》、《细胞》发布重磅研究成果。揭示了lncRNA(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肿瘤免疫的新机制。

由其领衔的科研团队还从肿瘤微环境入手,揭示成纤维细胞亚群调控肿瘤耐药新机制。成纤维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数量最丰富的固有间质细胞成分,在恶性肿瘤治疗耐受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戴永久:致力于陆面过程机理与模式研究

据中山大学官网介绍,戴永久是200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气象学奖。

戴永久长期致力于陆面过程机理与模式研究、陆面模式与气象/地球系统模式耦合及其应用。创建了三个陆面模式(IAP94、CLM、CoLM);建立了与模式相匹配的完备的全球陆面数据集;建成了集模式、数据集、参数优化、资料同化和高性能计算为一体的陆面模拟系统。

戴永久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院长。2016年2月,戴永久任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现兼任Associate Editor of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JAMES-AGU)、《气候与环境研究》杂志副主编、《气象学报》杂志常务编委、《大气科学》杂志编委、《高原气象》杂志编委、《大气科学学报》杂志编委,中国气象学会数值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城市气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气候与环境数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