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错了吗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电影中,李白是这么读的。有人说,《将进酒》读错了,应该是“但愿长醉不愿醒”。拿出高中语文课本一看,真的是“不愿醒”。

还有人说,唐朝的李白应该读“不用醒”。

但愿长醉不复醒!

但愿长醉不愿醒!

但愿长醉不用醒!

究竟哪个是对的呢?

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当我们争论谁对谁错时,实则就是我们的幸运,因为我们还有机会去争论。

我们是否听过争论哪个版本的《鸿猷文》才是对的?在唐朝人笔记中,《鸿猷文》可是李白顶级的作品,《鸿猷文》也曾编入李白最早的作品集里,但最终还是失传了。今天的我们只闻其名,不见其身,这是巨大的遗憾。

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唐诗,其实是数量极少的。我们也不要觉得优秀的作品就一定能够穿越时空流传到今天,太多太多意外了。

真的,当我们争论古诗是否正确时,首先应该庆幸,其次版本的区别谈不上对错。

2.古诗流传的5种途径

一首古诗能够穿越时空流传到今天,大概有以下5种途径。

一、刻石。名胜古迹上常有诗词家的笔迹。像题在墙壁上的诗或陶瓷上的诗都可以算在这个范畴内。有一首比较著名的诗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就是题在瓷器上的,20世纪70年代随着瓷器出土,最终为我们所知。

木兰诗是哪个朝代_朝代木兰诗是什么诗_朝代木兰诗是谁写的

二、诗集。古代能写诗的人,基本上都不算贫困阶层,要不然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只不过有的诗人越来越潦倒而已。所以,诗人基本上都有意识有能力把自己写过的诗文结集。

李白临死前就把诗文草稿交给族叔李阳冰。李阳冰也不负所望,整理成《草堂集》,共十卷,并作了序。但李阳冰去世之后,经历兵荒马乱、朝代更替,到宋朝时《草堂集》便已失传。要不然,我们有机会看到那篇顶级的《鸿猷文》。

在唐朝诗人里面,白居易的诗歌是流传到今天最多的。他是不是写过唐诗最多的,现在也没办法考证。比如杜甫流传到今天的诗基本上是晚年写的,早年的诗歌绝大部分已经失传了。白居易的诗留存之所以这么多,和他的风险意识有关。在他生前,就把自己的作品集《白氏长庆集》抄了5份,分别给不同的子弟收藏,降低了失传的风险。

三、口传。诗歌诗歌,很多诗歌本来就是拿来唱的,有人听到了,觉得好就记录下来了。这也导致古诗有不同版本的一个原因。毕竟唱的人有可能背错了,也有可能是记录的人笔误了。后人也没办法考证哪个才是原作者的版本。

四、后人整理。比如王国维就最爱干这个事。有一首叫《秦妇吟》的诗,在唐末就非常著名,但仿佛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在近一千年的时间里,大家只知其名,不见其身。直到20世纪初,在敦煌藏经洞中被发现,王国维把它整理出来。这首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木兰诗》并称为“乐府三绝”的诗最终为我们所知。

朝代木兰诗是什么诗_木兰诗是哪个朝代_朝代木兰诗是谁写的

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将进酒》唐朝时的手抄版,与今天我们熟知的版本有多达十个不同之处。

朝代木兰诗是什么诗_木兰诗是哪个朝代_朝代木兰诗是谁写的

五、野史小说。有人把古诗写入自己的小说里,最终被后人挖掘出来。

有了这些途径木兰诗是哪个朝代,古诗就能够流传下来了吗?仍然风险重重。

明朝时,唐诗就在快速消失,得益于一个人才保存了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大部分唐诗。他就是胡震亨。

胡震亨的父亲胡彭述留下了一个叫“好古堂”的藏书楼,里面的藏书多达万卷以上,而且多为珍贵的秘册异书。

在此基础上,胡震亨耗时十多年,在67岁那年终于编成唐诗集《唐音统签》。如果没有这本《唐音统签》,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唐诗一定会少很多。

清朝康熙年间编纂成册的《全唐诗》收录48900余首诗,涉及2200多位诗人,底稿正是胡震亨的《唐音统签》。

大唐三百年,群星闪耀,到今天只有不到5万首诗,多吗?相当少了。比如写出《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流传到今天只有两首诗。王之涣流传到今天的诗歌也只有6首,首首是精品,可以想象其他的作品也一定不会差,只是我们看不到了。

我们也不要以为失传的原因是作品不好。像《春江花月夜》也差点失传了,也是明朝人从仅有的宋朝资料里面发现的,一不小心也会失传了。

一首诗能否流传到今天,运气必不可少,前人的努力更不可少。

想想那些已经失传的优秀作品,真的令人惋惜。

3.部分常见的版本差异

版本差异,与对错无关。

我们先说一下《将进酒》。

唐朝手抄版:但愿长醉不用醒!

宋朝版:但愿长醉不复醒!

高中语文教材版:但愿长醉不愿醒!

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学的也是”但愿长醉不复醒”,现在网络上流行更多的也是这个版本。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高中语文书选了“不愿醒”的版本,当然教材也没有问题,都是源于古籍的。

很长时间里,人们看到的《将进酒》都是源于宋朝的资料。直到20世纪初,在敦煌发现唐朝的手抄版,那时叫《惜罇空》,全文如下:

惜罇空

君不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復逥。

君不見床頭明鏡悲白髮,朝如青雲暮成雪。

人生得意湏盡歡,莫使金罇空對月。

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盡還復来。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湏一飲三百盃。

岑夫子,丹丘生。与君哥一曲,請君為我傾。

鍾皷玉帛豈足貴,但願長酔不用醒。

古来賢聖皆死盡,唯有飲者畄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湏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児将出換羙酒,与尓同銷万古愁。

敦煌手抄本与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版本主要有以下不同:

1,《惜罇空》➟《将进酒》。

2,“床头明镜悲白发”➟“高堂明镜悲白发”。

3,“朝如青云暮成雪”➟“朝如青丝暮成雪”。

4,“天生吾徒有俊才”➟“天生我材必有用”。

5,敦煌写本仅“岑夫子,丹丘生”➟后面多了两个三字句:“将进酒,杯莫停”。

6,“请君为我倾”➟“请君为我倾耳听”。

7,“钟鼓玉帛岂足贵”➟“钟鼓馔玉不足贵”。

8,“但愿长醉不用醒”➟“但愿长醉不愿醒”。

9,“古来圣贤皆死尽”➟“古来圣贤皆寂寞”。

关于《将进酒》的版本,我们没必要争论哪个是正确的。能够看到这么多版本木兰诗是哪个朝代,真的是我们的运气。

唐朝的手抄版不一定“很正宗”,宋朝的不一定“不正宗”。有可能唐朝的手抄版是抄了李白早期的版本,后来李白自己又修改了,最终被宋朝人抄录了。当然,也可能宋朝人对《将进酒》进行了润色,但我们没有证据。

无论怎样,庆幸这首极多人喜欢的《将进酒》流传到了今天。

在《长安三万里》有一首叫《题玉泉溪》的诗,里面“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写得极好。

有人问我第一句究竟是“红树醉秋色”还是“红叶醉秋色”,作者究竟是“湘中女子”还是“湘驿女子”?

无论是“红树”还是“红叶”都是可以的。

而湘中女子或湘驿女子的区别就像无名氏与佚名的区别。其名来自这个故事,“番禺郑仆射尝游湘中,宿于驿楼,夜遇女子诵诗……顷刻不见。”只是代称,没真名,意思一致,是后人对其的称呼,所以也都对。

说一下出现在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常常有人在后台问我的。

一首是小学四年级的《宿新市徐公店》,常有人问我第二句是“树头新绿未成阴”还是“树头花落未成阴”?这两个版本都是常见的,课本选的是“新绿”。我觉得两种皆可。当然也有人认为诗中下面有“菜花”里,第二句出现“花落”,“花”字重复了,不好,也有道理。读书的话,以教材版本为准。

朝代木兰诗是什么诗_朝代木兰诗是谁写的_木兰诗是哪个朝代

还是小学四年级的,里面有一首《墨梅》,这首还是小学必背的75首。我看资料,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版本。分别如下:

【版本一】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版本二】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教科书取“我家”那个版本。

初中有一首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本的版本为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外面有版本是“随风”。简单来说,读书以课本为准,平时喜欢哪个版本都可以,没有对错的区别,不必过于纠结这种事情。

这些诗词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看着眼前的诗词,常常感到很庆幸,它们还在这里。

真的很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