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李世民天纵英姿,其所以异于历史上所有雄才大略君主之处,系如秦始皇、汉武帝的对外事业发展大成功,另一方面却都须以牺牲国民安居乐业的生活为条件,惟唐太宗则未。

任何帝王要做到对内安民与对外征服事业并举非常不易。汉文帝被后世视为仁君德政的典范。他统治期间匈奴屡屡撕毁和约,入侵边境,文帝怕刀兵再起,百姓遭受战争之苦,下令严守边塞,不发兵追击。其实汉文帝也是血性男儿,也曾有意抗击匈奴。

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_隋朝帝王杨坚的介绍_隋朝皇帝

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

文帝三年(前177年),匈奴入侵河套地区,文帝调集八万骑兵,前往高奴,准备阻击。匈奴闻风撤走。文帝亲临甘泉,阅兵视察。恰在此时,国内发生诸侯王反叛事件,文帝遂罢兵回朝。次年,匈奴求和亲,文帝召开朝议,让大臣讨论是继续和亲还是出击。结果大臣都认为应当和亲,致使文帝放弃北击匈奴的想法。这表明汉文帝力有不逮。

唐太宗即位翌年改元贞观,他在位时与臣下有关政治方针、政治伦理的讨论记录,后代唐中宗时吴競编集为《贞观政要》十卷,分论君道、论政体以至论慎终等四十篇,非只后世有为天子所必读,也已系东洋—中国文明圈内各国,凡君主、政治家均共同研修的帝王学教科书。

隋朝帝王杨坚的介绍_隋朝皇帝_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贞观政要》开宗明义之语:“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论君道第一)原理,以及“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论务农第三十)的民本主义思想高扬,鲜明便是贞观政治方针,以及由此方针贯彻而后世敬羡的贞观之治实现。“民为贵”原系孟子理想,一千年后,却由帝王肯定民为国本,唐太宗无愧最高级天子,旷古的第一人。

念念以人民足衣食与登升平为帝王义务,隋文帝为相同;睿智雄略,廓伸国威于北、东亚洲,自身出生于北朝系而热爱南朝文化,用绝大政治力提倡各种文化事业,又便是隋炀帝写照。唐太宗伟业,实质即此前朝两帝王统一政治的合影,以及隋炀帝之梦实现。但为何唐太宗得兼其功,独享令名?

早在秦王时代,唐太宗从事平定群雄,激战之地建立佛寺隋朝皇帝,祈赐敌对双方阵亡将士冥福,各寺哀悼追思死者的纪念碑,文章均出自颜师古等当时著名文人并书写,残存迄今仍有邠州昭仁寺、汜水等慈寺等遗迹供凭吊。这是从来未见的为政者心迹表露,悯惜生命之情发乎内衷,今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的最早原型。

原因端以其性格中,不存在隋文帝对民宽仁而待臣下苛严阴沉,以及隋炀帝刚愎自用的双方缺陷,待人至诚系其出乎自然的至性。贞观之治的堪景仰由此,也以此构成唐太宗之为名天子的条件。于此,《贞观政要》的一段文字值得注视:

隋朝帝王杨坚的介绍_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_隋朝皇帝

萧瑀(575年—648年),字时文,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梁靖帝萧琮异母弟,萧皇后之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九位。

贞观四年,太宗问萧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

萧瑀对曰:“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以上,引坐论事;宿卫之士,传飱而食,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

太宗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

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自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因令诸司,诏勅颁下有未稳便者,必须执奏,不得顺旨便即施行,务尽臣下之意。(论政体第二)

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_隋朝皇帝_隋朝帝王杨坚的介绍

《十八学士图》

秦王府邸西侧开设学士馆,由王府官属为中核兼任的十八学士(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遂良、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守素、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分番入值,于秦王公余,相与畅论学问上问题。

太宗登位后续由此幕府集团扩大为弘文馆,延揽高教养人物,各以本官兼任弘文馆学士,应召入太宗内殿议论古今政事与学问,企画政治兴革蓝本。

君臣间前后此等场合的问答内容,便是《贞观政要》所选录,论慎终也特被列为最末第四十篇篇名,兢兢业业的勤政不懈,又显见不含揉作成分。

隋朝帝王杨坚的介绍_隋朝皇帝_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流血大政变是太宗继位的决定性关键,而参与核心机密的,除太宗妻兄长孙无忌外,房玄龄、杜如晦乃太宗时代并称的股肱辅佐名宰相,史家赞美房谋杜断,系贞观之治展开要素之一,而两人固以十八学士幕府中人博信任,参与此集团以前却对秦王时代的太宗毫无渊源,政变企画成功便是此二人

之力。

另一临场最重要主角尉迟敬德,当秦王坠马,素以勇猛擅骑闻名的齐王元吉已赶上将加不利,事变成败间发之际,及时力卫秦王,射杀格斗脱逃中的元吉,稳定局面的关键人物,却是秦王前此削平群雄时的战场上降将。

相同之例,导引唐朝声威四播域外,前后破灭突厥、薛延陀、吐谷浑、高句丽等四方大活跃统帅,熠熠两大武功巨头的李靖与李勣,前者是被捕虏的隋朝地方属吏,后者则原李密麾下而随李密归顺,却都得自身便具丰富实战经验的太宗倚重。

以上房、杜、长孙无忌、李靖,以及魏徵,均名列七位配享太宗庙功臣(李勣则配享次代高宗庙)。七人中另两人,高士廉系太宗长孙皇后与长孙无忌舅父,屈突通乃隋朝重臣,于太宗已系长两辈人物,唐朝起兵之初拒战败俘而降,担当太宗为秦王时的行军幕僚长,太宗即位未久老迈去世。

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_隋朝帝王杨坚的介绍_隋朝皇帝

苏定方(592年—667年),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

于太宗次代高宗时代,与李勣同具再添世界帝国荣光大功勋,平定西突厥与百济的大将苏定方,原先也系仕于窦建德。所以,太宗伟业,个人的智力、毅力、卓越的指导力,自是成功条件,知人善任,真挚化敌人力量为自身力量,携手合作,尽忘过去一切,只前瞻共同的未来,才得开广创造唐朝黄金时代眼光远大、魄力雄浑的将相之才泉源。

引原敌对或反对派人物为股肱大臣的最有名例子是魏徵,传为历史美谈的是魏徵直言无忌的诤谏与太宗的接纳其谏言。善谏非只魏徵,以同等性格受太宗尊敬的王珪是另一名臣,两人也同样原系被斗倒的太子建成派。魏徵事迹尤堪举证,以最早且乃随李密(隋末群雄之一,瓦岗军领袖)降唐,从太子建成期间又是推倒秦王的积极主张者。

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_隋朝皇帝_隋朝帝王杨坚的介绍

李密牛角挂书

而太宗登位,了无芥蒂,臣则“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贞观政要》论任贤第三,王珪评魏徵语),君则“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隋朝皇帝,美恶必见”(《贞观政要》论求谏第四,魏徵去世后太宗语房玄龄等言),肝胆相照,流传为最足感动后人的君臣相处典范。

《贞观政要》四十篇中,论求谏第四、论纳谏第五占有两篇的分量,太宗如何鼓励建立鞭策自己的力量,其热望与诚意都可想见,《唐书》太宗纪史臣曰:“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是恰切的。

贞观之治,便以如上特征,君臣间推心置腹,水乳交融,相互激励,一方面是知人善用而不问由来,一方面又是鼎盛的人才乐为所用,所以贞观之治本质异乎历史上任何治世。

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_隋朝帝王杨坚的介绍_隋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