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虫蛀食巢脾,引起“白头蛹”,影响群势发展和蜂蜜生产,严重时引起整群飞逃,是中蜂的主要病虫害之一。但其实在中蜂养殖过程中,巢虫的问题并不可怕,只要防控措施得当,巢虫完全可防可控,可避免施用任何药物。防控巢虫的常用饲养管理措施包括饲养强群、及时清理箱底蜡屑、及时淘汰老旧巢脾、清理消毒蜂箱、适当缩小巢门、避免蜂箱放在光源附近等。而除这些之外,有一项措施常被忽略寄生,即用寄生蜂防控。

寄生蜂是寄生性膜翅目昆虫的统称,它将卵产于其它昆虫的体内或体外,并借助寄主的营养来完成其后代的发育。寄生蜂作为天敌在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具有无污染、无残留及经济高效的优点,是害虫防治的一种重要手段。寄生巢虫的寄生蜂有蜡螟绒茧蜂 (Apanteles galleriae) 和蜡螟凹头小蜂 (Antrocephalus galleriae)。这 2 种蜂自然存在于蜂巢内,是大蜡螟和小蜡螟的天敌。游兰韶等和何建云等 报道分别在贵州仁怀县和湖南长沙中蜂巢内发现有这 2 种寄生蜂,代平礼等 报道在山西石楼县义牒镇中蜂场发现蜡螟凹头小蜂。笔者在浙江杭州的实验蜂场发现蜡螟绒茧蜂,且该寄生蜂在蜂群里的发生率很高。推测这 2 种寄生蜂广泛分布于中蜂分布区,但因个体小、数量少,未引起关注。

何建云等研究了蜡螟绒茧蜂对大蜡螟幼虫的寄生作用。蜡螟绒茧蜂能寄生大蜡螟 1~4 龄幼虫,偏爱寄生 2~3 龄幼虫,对 4 龄幼虫的寄生能力随日龄增大而逐渐下降。蜡螟绒茧蜂一生最多可产卵 68 粒,产卵位置多在寄主体内的 1~4 腹节。蜡螟绒茧蜂多数在寄主体内只产 1 粒或 2 粒卵,可在同一寄主体内产多粒卵,最多时可达 11 粒,但最终只有一头绒茧蜂幼虫能正常完成发育,1 只寄主幼虫只出 1 只寄生蜂。蜡螟绒茧蜂这种主要寄生大蜡螟的低龄幼虫的特性,导致蜡螟幼虫死于严重危害之前,这对减少当代蜡螟的危害和下代蜡螟的数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蜡螟凹头小蜂每头雌蜂可产卵 25~31 粒,其寄生率可达 70%左右。蜡螟凹头小蜂在蜡螟幼虫和蛹内完成卵、幼虫、蛹等阶段的发育,羽化时咬破蜡螟蛹壳前端顶盖而出。

应用这 2 种寄生蜂防控巢虫,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 正确认识寄生蜂,不把寄生蜂当害虫消灭。这 2 种寄生蜂成虫 (尤其是蜡螟绒茧蜂) 在中蜂群内都比较常见,查蜂时可在巢脾或箱壁上看到,只是常被当作害虫被消灭。这种“误杀”恰恰助长了巢虫的危害。

(2) 中蜂蜂群慎用药。一般寄生蜂对药物更加敏感,蜂群施药后,首当其冲的是这些寄生蜂受到危害。

(3) 要与其他防控措施配合使用。一只螟蛾产卵几百粒,而一只寄生蜂只产几十粒卵,而且还经常在同一寄主体内产多粒卵,因此不能完全依靠寄生蜂防控巢虫。但寄生蜂确是其他防控措施的良好补充。

(4) 要与斯氏蜜蜂茧蜂 (Syntretomorpha szabo)i相区别。斯氏蜜蜂茧蜂是中蜂的寄生蜂,是害虫,但形态与蜡螟的 2 种寄生蜂相似。徐祖荫等和代平礼等曾对养蜂业相关的 3 种寄生蜂进行系统比较,本文不再赘述。三者的形态比较见图 1。斯氏蜜蜂茧蜂与两种有益寄生蜂比较,典型的区别是斯氏蜜蜂茧蜂的腰细寄生蜂,颜色更黄。

总之,蜡螟绒茧蜂和蜡螟凹头小蜂作为蜡螟的寄生性天敌,都应该加强保护和利用。在有这 2 种蜡螟寄生蜂存在的地区,特别是在斯氏蜜蜂茧蜂非疫区,利用自然存在的寄生蜂,甚至通过人工繁育后投放寄生蜂防控巢虫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寄生蜂_蜂寄生虫_蜂寄生人

寄生蜂_蜂寄生人_蜂寄生虫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