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是什么意思_防治白蚁的最佳方法_防治

林江涛教授

林江涛一身白大褂走进会议室。

他的脚步有些匆忙,时间对于他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或者说,对于那些专程过来挂号诊病的患者而言,时间尤为宝贵。

作为中国哮喘诊疗第一人防治,林江涛每年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病患近5000人。医者仁心,每日工作繁忙的他依然想要实现更大的抱负,“我们国家哮喘患病人数超3000万”,林江涛一直揪心,“我能把3000万都看了吗?”从医35年来,他更多地在思考,怎么为哮喘这样的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带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慢性呼吸病的防治和科研上。

林江涛眼神坚定。回忆起过去30多年的点滴,他希望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哮喘、慢阻肺等呼吸慢病的痛点。如今,他更通过与时俱进的方式不断推动着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扎根基础,行走前沿

林江涛身材高大,站在人群中出类拔萃。而通过聊天,更让人注意到的是,他追求创新,尤其注重前沿课题的研究。

时间定格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林江涛正是在这一时期树立了奉献医学事业的远大志向,并且形成了关于医学理论、科研与实践三位一体的发展观。

在那个年代,在实验研究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他依然乐于挑战国际性的科研命题。

当时国内的医学界很少有人做分子生物学研究。林江涛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研究生期间主攻呼吸专业,研究呼吸生理学。他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成功完成了国内小气道功能改变的课题研究。这个和慢性气道病有关的课题研究,主要做动态肺顺应性频率依赖性实验。实验的成功奠定了林江涛的实验方法论和实践运用能力,也让他在业界有了不小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实验成果为中国很长一段时间的慢性病,尤其是哮喘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路径。

林江涛的实验方法也是独辟蹊径。简单来说,他要给所有参与实验的人插一个气囊到食管里测肺顺应性,看不同频率的时候动态顺应性的变化。为了让实验数据更具专业性和可靠性,他专门到音乐学院买了一个节拍器来帮助观察动态顺应性的变化,这项实验结果显示,正常人的呼吸频率增快时,动态顺应性不降低,“肺的弹性非常好”,但是慢阻肺病患、重度吸烟的人呼吸频率增快时,动态顺应性显著降低。

林江涛满怀兴致地说防治,“我那时想,既然吸烟的人动态顺应性降低了,那么不抽烟的人抽了烟会得出怎样的结果?抽烟对健康的人会不会产生危害?”于是他自费掏腰包买了几条红塔山香烟,通过观察从来不吸烟的人吸烟后的表现,发现吸烟者瞬间就能看到气道收缩。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这项研究成果被国际期刊刊发,中国控烟协会也因此常邀请他去做宣讲和报告。

他意识到,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呼吸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医学从业人员,他需要完成更多开创性的、符合实际需求的实验研究,推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1991年,林江涛在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去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进行深造,开始真正专注于哮喘研究。

日本的研修经历提高了林江涛的理论水平,更让他见到了真正高标准的实验室。研修期间他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为回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回国后,林江涛逐步创建了完善的实验室。同时,他也开始思考,如何将科研成果真正转化到临床应用,真正让患者获益,真正能推动我国哮喘的防治工作。

当时,中国面临着哮喘患者基础数据缺失,基层患者普遍对慢性病重视程度不够,经济负担重、支付能力不足等多重挑战和压力。

这是一项很漫长的工作,或者说,只有坚持积淀才有可能看到结果,但就像当初排除万难做实验一样,林江涛从来都乐于挑战困难。

摸清“家底”

推动建立国家哮喘防治

梳理摆在面前的困境,必须从源头开始解决问题。林江涛想到,要指导实际诊疗,首先要做的,是获取全国各地区的哮喘患病情况基线数据。

现在来看,林江涛从基层开始地毯式调研搜集工作,依然有巨大的工作量和执行难度。但他认定这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中国哮喘有多少病人,发病率是多少,控制率是多少,疾病负担的情况到底怎么样?我们做诊疗工作的医生,不能自己家里有多少病人都不知道。”

于是,在他的带头领导下,第一次“全国哮喘患病及发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开始了。调查组通过科学的随机、整群分层抽样,从全国主要的30个省市区往下对城市、县城、乡镇、自然村进行抽样。为了保证样本的准确,调查组还以每个样本县的GDP为一个核准维度,与该样本地区的哮喘患病率进行对比。

林江涛没有坐在办公室里等待数据的出炉。他亲自带着自己的研究生们走街访巷,指导他们调研获得准确的数据。到了当地,他们会先培训一批当地的调研员,到每一个自然村做呼吸功能检测、访谈。碰到运气好的,在村口拿个大喇叭广播,村民就会在广场集合进行呼吸检测。更多的情况是,调研组需要根据卫星图比对抽取样本区域,挨家挨户敲门,但是有不在家的,有出去打工的,如果这户人家连续敲三天都没敲开门才算真正放弃。

在基层,为了消除大家的顾虑,林江涛和团队与村委会、居委会沟通,在醒目的地方张贴海报,告知大家接下来的一个月会进行哮喘流调。在城市,为方便更好地与居民沟通,“我们专门排演了三幕情景剧,让调研组模拟场景,包括敲门不给开门怎么办,怎么劝他开门等等。”

历时数月,流调项目在全国发动了十几家单位,调动了500名左右的医学院学生做“临时”流调员,完成了16万人的抽样调查。

结合人口普查数据,林江涛教授团队最终推测出,我国哮喘病患人数为3000万人,这3000万人的生活习惯、社会背景调查也都逐一完善。这对哮喘患病率、控制率的科研和临床研究都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这个事情太重要了,你要干什么事得知道自己家底,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通过调查,林江涛明确了引发哮喘的危险因素,且整体发病率会以每十年增加20%的速度上升,迫切需要唤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从2005年6月起,林江涛联合呼吸治疗领域的中坚力量殷凯生、周新等专家,在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和上海瑞金医院邓伟吾教授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哮喘联盟。他希望通过哮喘联盟平台的力量集合更多顶级和优秀专家,同时从医生和患者两端加强推广哮喘规范化诊治。

和哮喘联盟的专家一起,林江涛在基层进行哮喘防治巡讲。“全国二、三线城市,革命老区、包括一部分县级市都去遍了。”有一次,巡讲组到四川一个基层,有热心人在网上发了一条信息,结果四川临近地区的一些医护人员租了两辆大巴到现场听课。这让殷凯生等老一辈专家感触颇深,“现在回头看,哮喘联盟在2005年成立,现在过去了十五年,对哮喘控制的改善作用已经非常大了。一讲到这个,我们的老专家殷凯生教授眼含热泪。”

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对哮喘的防治至关重要。面对我国各级临床医师在哮喘疾病诊疗的诸多不规范,林江涛还带头起草、修订和发表了多项关于支气管哮喘防治的重量级指南和专家共识,标准化推动和提高我国哮喘的诊治水平。而结果在2015年全国哮喘控制率调查显示,“十年间中国哮喘控制率提高了10%,急诊率下降了40%—50%。”他推动的防治工作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防治是什么意思_防治_防治白蚁的最佳方法

林江涛仍在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接下来,他想要进一步推动和建立更高维度和全方位的防治系统,让我国的哮喘防治与国际接轨,并处于领先水平。

看到成绩,更看到未来

最早,林江涛在北京推动成立了哮喘防治网。哮喘防治网在区域范围内,很好地促进了疾病防控的进程,对其他区域也起到示范作用。

2015年10月17日,在他的倡导下,全国一百多位顶尖哮喘专家共同发起成立了涵盖全国大陆地区30个省市的“全国哮喘研究协作组”和中国哮喘数据中心,初步建立了全国性哮喘监测及防治网络,为评估哮喘疾病负担、促进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和进行卫生干预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在林江涛看来,要改变哮喘等慢性病的防治现状,光靠医生的疾病普及远远不够,最终还是要靠人群防治。“哮喘是慢性病,随着环境改变以及工业化程度增加,现在发病率越来越高,不做人群防治是不行的。”

林江涛设想的理想化路径是,让哮喘、慢阻肺这些慢性病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成为大众重点关注的慢性病,同时社会各界都参与到慢性病的防治康复过程中,尤其是加强基层哮喘、慢阻肺等呼吸慢病患者的用药保障和医保覆盖,做好人群防治。“必须通过转变医生的观念,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加强保障,让全社会、政府各个部门都重视起来,最后我们的整个防治水平就能提高上去了。”

他兴奋地打开微信,给我们演示病人教育平台的微信公众号,“这么多哮喘病人,光靠我们医生科普教育肯定不够。”未来将逐步扩展成为手机客户端,以此承载更多的内容。在这些公众号上,他号召顶级专家用业余时间发表文章,面向普通患者普及疾病知识。

现在,林江涛还在构建更大的“移动哮喘管理”网络,推动全国哮喘行动计划。通过虚拟网络和大数据管理,调动基层医生队伍对3000万哮喘病患进行教育和管理。他在全国30个省市,36个中心给每一个病人做一个卡片,“病人是什么情况,平时用什么药,病情加重时怎么用药,按需用什么药,用多大剂量,到什么情况需要看医生都一目了然。”这些信息都被保存在这张电子卡片上,患者在家医生就可以进行早期干预和诊疗,“做患者的管理,大数据太重要了。如果真普及了,无论患者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能得到同样的管理,慢病管理好了,全国急诊率、发病率肯定下降。”林江涛慷慨激昂,没有任何怀疑地说,“我可以大胆预测。”

作为中国哮喘防治先行者,林江涛见证了中国哮喘防治这几十年的巨变,更推动了中国哮喘防治水平与国际接轨。2015年,哮喘治疗的全球权威机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委员会(GINA)授予林江涛“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大使奖”,以表彰他和团队在推动中国哮喘防治管理方面的突出贡献。

现在的林江涛常常想,十年后、二十年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20年前刚从日本回来的时候,我绝对不会想到,我们会有现在的医疗水平。”他眼睛里露出期待的神色,“20年后,我觉得我的想象力可能不够用了。”他希望中国的哮喘防治水平能够更快的接近或者是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更希望社会、政府能够重视人群防治,把重心放在基层,提高基层的治疗水平和防治意识,“哮喘防治全靠专科医生是不行的,要让基层社区医生都真正重视起来。”

他坚信会有这么一天。而出于一个医护人员的天性,林江涛更多把自己定位成平凡的医生。“看好自己的病人,教育和管理好我们的病人。” 他的每一点坚持带来的进步,都将对病人和社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林江涛看到了成绩,也看到了未来。

(本文由《南方人物周刊》和中日友好医院共同策划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