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异人在位多长时间_秦异人的简介_秦异人

秦异人在位多长时间_秦异人的简介_秦异人

秦异人_秦异人的简介_秦异人在位多长时间

秦异人在位多长时间_秦异人_秦异人的简介

秦异人的简介_秦异人在位多长时间_秦异人

秦统一中国

离不开“酷吏商鞅”和“奸商吕不韦

姚 平 (剑胆琴心)

2021年农历辛丑年(牛年)春节,响应“常态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就地过年”号召,我在家中安安静静呆了7天,几乎废寝忘食地认真读了3本书,其中《商君书》和《吕氏春秋》终于读完,掩卷沉思一日,形成此文。我的观点非常明确,名垂青史的大秦帝国第一次历史性统一中华,寿命均为57岁的“酷吏商鞅”和“奸商吕不韦”可谓功不可没。虽然商鞅被车裂36年后,吕不韦才呱呱坠地来到硝烟四起的战国末年,然而未曾谋面的他俩一先一后“接力赛”般辅佐了当时的大秦君王,使出他俩的浑身解数实现了其“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也成就了大秦帝国的崛起,他们堪称逆袭时代、征服命运的典范人物,必须留下惊鸿一章。

商鞅(前395年—前338年),汉族,祖籍卫国人(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是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是当时著名政治改革家,他出身于卫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卫君后裔,以国为姓,故亦称卫鞅,也称公孙鞅,商鞅是他在秦国被封于商地而得名。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卫鞅先后两次施行变法,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者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无军功的旧贵族特权;规定计量标准,统一度量衡,改革戎狄旧俗等;建立郡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为让新法得以实施,商鞅还实行了连坐法,就是一家犯罪,十家连带治罪。不告发奸恶处以腰斩之刑,藏匿罪犯被视为投降敌人,为私事斗殴都会遭受很重的刑罚,一时间草野内外谈卫鞅(商鞅)色变。

“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这个历史评价是符合实际的。韩非子说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西汉桑弘羊赞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宋代王安石赋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商鞅虽性情刚烈,甚至残酷至极,其功绩却因此熠熠生辉。

《商君书》也称《商子》,是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现存26篇 ,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商君书》着重论述商鞅一派在当时秦国施行的政治经济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商君书》主要论述了“强国弱民”理论。书中有“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朴则强,淫则弱。弱则轨,淫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强。故曰: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能够战胜强敌、称霸天下的国家,必须控制本国的人民,使之成为“弱民”,而不是“淫民”。商鞅认为国家的强势和人民的强势是对立的。只有使人民顺从法律、老实忠厚,人民才不易结成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国家和君主,这样国家才会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才会牢固。《商君书》中认为人性本恶,必须承认人之恶性,治理国家要以恶治善才能使国家强大。《商君书》中尤其主张重刑轻赏,他认为加重刑罚,减少奖赏,是君主爱护民众,民众就会拼命争夺奖赏;增加奖赏,减轻刑罚,是君主不爱护民众,民众就不会为奖赏而拼死奋斗。

读罢《商君书》,足见商鞅之偏激、刻薄,所谓“乱世用重典”似无可厚非,但是商鞅极力推崇之“帝道”“王道”“霸道”令人震颤。不过,梁启超也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将商鞅与管仲、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和张居正同列。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列出“中国六大丞相”,他们是管仲、商鞅、诸葛亮、王猛、王安石、张居正。与上面的“中国六大政治家”相比,只是将李德裕换成王猛。

商鞅大规模伤筋动骨的国家改革,当然会引起激烈的多方斗争。许多贵族、大臣都反对其新法。一日,秦国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你的权威何在?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结果,商鞅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都治了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了字。如此一来,贵族、大臣几乎都不敢触犯新法了,而商鞅也为自己的“穷途末路”埋下了祸根。十年后,秦国逐渐富强,周天子打发使者送祭肉来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魏国忌惮强悍的秦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公元前340年,卫鞅奉秦孝公之命攻打魏国,魏将公子昂原是卫鞅在魏国时的旧友,卫鞅假意请公子昂前来和谈,公子昂毫不怀疑,结果卫鞅在会谈后生擒魏将公子昂,趁机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西河地。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此大功,受秦王封于商(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商镇)15个邑,自此号为商君。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赢驷即位,即秦惠王。一朝君子一朝臣,公子虔等人密谋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投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秦国大良造(秦国最高军政长官)商君,见他未带凭证,便告之商君之法有令,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被迫离开。他想到魏国去避难,但魏国因他曾生擒公子昂祸害楚国,拒绝他入境。商鞅无奈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官兵来剿,结果失败战亡,后尸体被下令车裂分尸,商鞅灭族。典故“作法自毙”由此而来。

商鞅是一个变法者,而推行变法会遇到传统势力的重重阻碍,商鞅只能也必须用极端的手段来推行其国策,这就让他归到了酷吏一党,可以说,商鞅不仅是一个酷吏,而且还是酷吏的先祖。酷吏所以能够长时施暴,除了都是以法的名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都得到了最高当权者的宠信,这样他们才能够肆无忌惮,胆大妄为。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看君王一人,毫不顾忌其他。当然,他们并不是那种真正的忠君爱国之人,只为真理和正义,而只不过是看君主的利益和脸色,揣测君主的心理,以争取王权的稳固和自己更高的官爵之利。商鞅初见秦孝公,他准备的那些变法策论令秦孝公昏昏欲睡。第二次见,仍然引不起孝公的丝毫兴趣。可是,当他第三次见秦孝公时,竟然一连谈了多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结果?目的不同,说辞不同罢了。后人把商鞅的这三次进言总结为“帝道”、“王道”和“霸道”,前两道因为时间太长,孝公等不得,商鞅就“更进一步”进献了这个“霸道”。一个人竟然准备了三套治国理论,可见商鞅的学问有多深,功课有多好,更是让人看到了他揣测君王心理的心机有多深邃。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商鞅从此也只认秦孝公一人。太子触犯了新法,商鞅也要处罚,且毫无顾忌。鉴于太子是未来之国君,不能在他身上实施刑罚,商鞅就处罚了太子的两个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秦孝公冷冷地看着这一切……他的薄情寡义和自私也不会做什么。这三个人,一个是未来国君,两个是氏族大夫,撇开是非曲直不论,足可见商鞅的内心是何等的“酷”!所以,当他走到自己生命的尽头,那些宿敌唯有用世界上最残暴的酷刑方能成就和“涅槃”他的威名。

吕不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战国末期著名商人,以巨贾的思维扶植秦国的未来君主,牟取政治投机之利,后成为影响那个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位及秦国相邦、丞相,在秦为相十三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即公元前251年,75岁的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嬴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封吕不韦为相国,封爵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赢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迁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嬴政诛杀,遂饮鸩自尽。

吕不韦在位之时,广招门客以“兼儒墨,合名法”为思想中心,合力编撰《吕氏春秋》,系统性地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之策,后被尊为先秦杂家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亲自主持下,集合上千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

《吕氏春秋》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一天下后的治国策论、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十二纪、八览、六论,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征。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许多商贾也私下戏称他为大奸商。当时他往来诸国各地,擅长囤积居奇,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富可敌国的万金家业。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年),悼太子死在魏国,运回国葬在芷阳。到了公元前265年(昭王四十二年),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非常宠爱一个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子楚,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安国君宠爱。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吕不韦到赵国都城邯郸做生意,见到子楚后暗暗大喜,说:“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吕不韦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其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收买远在秦国都城的华阳夫人,后华阳夫人认子楚为儿子,因安国君非常宠幸华阳夫人,故答应立子楚为继承人。子楚有一次和吕不韦一起饮酒,看到吕府赵姬后非常喜欢,就站起身来向吕不韦祝酒,请求把此女赐给他。吕不韦很生气,但转念一想,已经为子楚破费了大量家产,为借以钓取奇货,于是就献出了此女。后赵姬为子楚生下儿子名政,子楚遂立赵姬为夫人。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五十年),秦国大军围攻邯郸秦异人,情况万分紧急,赵国想杀死子楚。子楚就和吕不韦密谋,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给守城官吏,得以脱身,逃到秦军大营,方得顺利返秦。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国也护送子楚的夫人和儿子赵政回到秦国。安国君继秦王位,守孝一年后,加冕才三天就突发疾病(又传被华阳夫人谋害)去世,谥号为孝文王。子楚继位,他就是秦庄襄王。庄襄王尊奉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称夏太后。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元年),庄襄王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庄襄王即位三年之后死去秦异人,太子赢政继立为王,尊奉吕不韦为相邦,贵为“仲父”。秦王年纪还小,太后和吕不韦联手执政,民间也传二人私通。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有人告发嫪毐(吕不韦进献给赵太后的门客)实际并非宦官,常常和赵太后淫乱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都把他俩隐藏起来,还和赵太后密谋说“若是秦王死去,就立此儿继位”。于是秦王命严查此事,真相牵连到相国吕不韦。这年九月,嫪毐三族人众全部被杀死,太后与之所生的两个儿子也被诛杀,赵太后迁到雍地居住。秦王嬴政想杀掉相国吕不韦,但因他侍奉先王有大功,众多朝臣、宾客为他说情,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10月,免去吕不韦的相邦之职,将其遣出京城,前往河南封地。齐人茅焦劝说秦王,秦王这才到雍地迎回赵太后,使她回归咸阳。

吕不韦出身于商贾之家,其父因经商发财,富甲一方。吕不韦也是经商高手,他靠着“贩贱卖贵”,积累万金家财。正当吕不韦的生意蒸蒸日上之际,他却在赵国邯郸城做出决定,弃商从政,并把扶持定立秦国君王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吕不韦为什么改变自己的人生志向呢?原来,他发现经商虽能成为富翁,而商人只富不贵,政治地位并不高。吕不韦要做既富且贵之人,必须走仕途之路。吕不韦还了解到秦国的政治状况,当时老太子安国君尚未继王位,对立谁为嫡嗣犹豫不决,而其子异人的母亲因失宠被派到赵国都城邯郸为人质,吕不韦认为可以利用秦异人进行政治投机。他用商人的口气不止一次与密友说:“此奇货可居!”吕不韦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利用安国君的宠妃华阳夫人无子,却能在安国君面前说一不二,带着重礼,只身入秦,巧妙斡旋,游说华阳,使华阳夫人认异人为干儿子,说服安国君立异人为嫡嗣。当秦昭王和安国君相继去世后,秦异人名正言顺地成为新国君。异人称王,自然忘不了帮助他“直通王权”的吕不韦,他颁布的第一个诏令,就是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爵文信侯,并赐吕不韦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食邑,吕不韦及官、爵、封地于一身,在秦国少有。吕不韦凭借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秦国政治形势的准确判断,一步一步谋定秦国国君成功,自己则一举登上丞相高位,掌控了秦国朝政,实现了自己的志向。《战国策》记载了吕不韦和父亲的一番对话。吕不韦问:“耕田之利几倍?”答曰:“十倍。”又问:“珠玉之赢几倍?”答曰:“百倍。”又问:“立国家之主赢几倍?”答曰:“无数。”吕不韦与其父对话,句句都是如何赢利。正是父亲所说立国君可赢“无数”利,坚定了吕不韦搞政治投机的信心,大奸商啊,何其了得?!

在锱铢必较的商人吕不韦苦心经营、倾力辅佐之下,秦嬴政终究吞并了六国,第一次实现了中华一统之霸业,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始皇帝”。

总而言之,威猛如虎狼的大秦帝国第一次历史性统一中华,寿命均为57岁的“酷吏商鞅”和“奸商吕不韦”可谓功不可没。虽然商鞅被车裂36年后,吕不韦才呱呱坠地来到硝烟四起的战国末年,尽管他二人不曾谋面,然而他俩一先一后“接力赛”般辅佐了当时的大秦君王,使出了他俩的浑身解数不仅实现了他二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也成就了大秦帝国的强悍崛起,他们堪称逆袭时代、征服命运的典范人物,必须在华夏5000年的历史长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

秦异人_秦异人的简介_秦异人在位多长时间

秦异人在位多长时间_秦异人_秦异人的简介

秦异人的简介_秦异人在位多长时间_秦异人

秦异人在位多长时间_秦异人的简介_秦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