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譬称的局限

《墨子·小取》专门讨论了譬称等论证方式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在墨子看来,事物表面上相同,而其相同的原因却不一定相同。比如《韩非子·说林上》引慧子的话:一个疯子往东跑,追赶他的人也往东跑,他们都往东跑,这是相同的,但是往东跑的原因则不同。这是从根源上分析原因。

同时,论证方式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问题。所谓“行而异,转而危,远而失,流而离本”,用起来会出现差异,一不小心会转成诡辩,会离题太远而有失偏颇,进而流变以致离题万里。所以墨子认为相似性问题不能不审察,譬称也不能经常运用。

02

孟子忽悠人

先看譬称误用的例子。针对孟子“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的说法,梁襄王问:“谁会归附他呢?”孟子回答说: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梁惠王上》)

孟子用“苗浡然兴之”和“水之就下”两个比喻描绘了万民归附,势不可挡的情景,“浡然”“沛然”形容人潮汹涌滚滚而来。其实孟子是用自己的假想忽悠了人。问题的症结是,对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够吸引民众来归附,梁襄王表示怀疑,孟子需要解答的是民众如何愿意归附的问题。有必要仔细看看比喻的相似点:

韩非子说林上文言文翻译_韩非子说林上第22_韩非子说林上

摄影 光影北大荒

旱天之苗—沛然下雨—浡然兴之—孰能御之

天下之民—引领而望不嗜杀人者—民归之—谁能御之

症结:沛然下雨-引领而望不嗜杀人者。一边是雨已经下了,一边是还在盼望中;更关键的是,雨-不嗜杀人者,两者在什么意义上相似?可以想见,吸引民众归附的条件会有很多,“不嗜杀人”充其量只是必要条件之一,孟子把它作为全部而且溢于夸张诉诸情感,难免有误导之嫌;也可以想见,梁襄王是不会采信他的意见的。

03

青出于蓝

再看譬称被误读的情况。荀子《劝学》青出于蓝的文段大家一定很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取是提炼,从很多蓝草中才能提炼出青,这是广泛地学习;提炼出的是精华,这是学习达到精通的程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水凝结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结构形态发生了变化,性能得到了提升:寒于水。广泛学习促使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提升认知能力。

那么,这两个比喻合成一组究竟想说明什么呢?对青于蓝和寒于水,王先谦解释道:以喻学则才过其本性也。他是从学习的效果来看,学了以后才华超过其本性了。知,作为认知能力,是本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就能提升认知能力并且超过其本性。

韩非子说林上文言文翻译_韩非子说林上_韩非子说林上第22

作画 顾炳鑫

两个比喻的结论出现在“故”字后面:金就砺则利,刀剑经过磨砺就会锋利。磨刀是一个反复的过程,用来概括提炼和凝结的反复性,利,锋利,才过其本性。这一句处于重要的位置,既是总结前面两个比喻所得的结论,又是推出后面结论的理据。

根据同理推类的原理,获得结论:君子博学而知明。博学,《说文》:博,大通也。广大,精通。博学,除了广泛学习,还有精通的意思,正契合两个比喻。知明,荀子在《正名》篇中写道: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认知事物的能力是人的知觉,各种知觉的有机整合,就会升华从而实现智慧明达。博学正是提升认知能力最好的途径和方法。

04

丝丝入扣

上述譬式论述的结构非常清晰:

青—提炼—青于蓝

冰—凝结—寒于水

金—磨砺—利

君子—博学—知明

荀子是中国古代推类思想的大师,其思维之缜密令人称奇。分别以明之,譬称以喻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可见荀子十分关注读者接受韩非子说林上,为了使读者“无不受”,他条分缕析,把道理说得丝丝入扣。三个比喻形成两个层次,各有侧重地譬称博学而知明,相似点清晰对应,喻意却错落有致,自成论证的闭环。

用现在的话语来简述:通过学习,培养能力,升华智慧。学习不限于读书,包括认知事物的各种学习。这不是强加给荀子的,荀子专门研究过认知心理学。在《正名》中,对目耳口鼻体五官认知事物的功能,从生理基础、心理基础两方面作过具体阐述。

韩非子说林上第22_韩非子说林上文言文翻译_韩非子说林上

摄影 斯培光

05

误读

有趣的是,对于荀子的此番用意,后人少有领会。青胜于蓝通常被解释成“比喻学生胜过老师”。这实在是对荀子的误读。

通读《劝学》,其实根本就没有涉及师生关系。全文2300余字,未见一个“师”字,只有一处“教使之然也”,其意也在于教化而非教师。

荀子推崇师道尊严,在许多篇章中多次阐述师生关系:且上者下之师也,夫下之和上,譬之犹响之应声,影之像形也(《强国》)。“上者”虽然指的是君上,但也折射出师生之间像上下级关系,学生只能下级应和上级,就如回响应声音,影子像原形。

荀子甚至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韩非子说林上,要“师云而云”,更为严苛的是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大略》)。尊严而惮,可以为师……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致士》)。能当老师的人,要有尊严并能使人敬畏,学生通达得益了就要知恩图报,思念老师。在由这样的思想背景所构成的荀子个性化的话语场里,让荀子讲“学生胜过老师”委实是不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思辨话语中的比喻是用来说理的,理解它的时候,需要将喻体还原成本体;这不是一般字面意义的转述,而是通过对比喻深层结构的解析,追寻荀子思想的本源面向。

为您链接

象思维(93)连喻

象思维(92)博喻(母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