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约 1358 字

阅 读 需 要

5min

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诈,固可以亲政矣。——司马光

今天动笔写汉昭帝刘弗陵了。这么长时间一直在反复斟酌,是写短篇的好,还是像以往写长篇交代比较全面的好。一直摇摆不定,纠结挣扎。

读了《史记》已经很久了。里面关于刘弗陵写的较为详细。毕竟是纪传体通史嘛,刘弗陵时期的权臣重臣以及有名的人都写了。

读了《资治通鉴》。因为属于编年体,按年份来叙述的。基本上是挑重点写。所以对汉昭帝刘弗陵,我读的越多越不知道怎么写。最近看了几篇我以前写的,不论是长篇还是短篇,也看了别人写的。最后决定:写短篇。慢慢交代。一篇不够写两篇,减少阅读时间。

汉昭帝刘弗陵应该算幸运儿。如果没有巫蛊之祸,那最后成为皇帝的也就不是他,而是他的同父异母哥哥太子刘据。当然历史没有假设也不能去假设。

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据说钩弋夫人生下来手一直攥着,张不开。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汉武帝巡游天下,走到今天河北某地。此地正是钩弋夫人的出生地。随从人员说:看到这里天空的颜色,这可能有位奇女子汉昭帝刘弗陵,于是最后有人找到了钩弋夫人。汉武帝把她一直张不开的手轻轻地一掰,忽然就能伸张开了。手里还攥着一个玉钩,所以从此就有了钩弋夫人这个称呼。史书记载钩弋夫人怀刘弗陵14个月之久,说是尧母曾怀尧时也是14个月,最后把钩弋夫人住的宫殿门给改成尧母门。

这明显的是小说故事情节里面常有的狗血场景。为了显示其传奇色彩。为什么像这样的故事情节一直能流传至今从没有被怀疑?因为群体从来都不会对某种事件的发生做出推理和论证,他们的思想不受个人理智控制而是受一群人的左右。也就说汉昭帝刘弗陵,某种观点出来后,我们读的这群人都将书上记载的事件既定成事实。所以这样的传奇故事能流传至今,这也是一个文明能延续的动力所在。

刘弗陵被立为太子,他的生母生命终结了。有两种说法:

第一:班固在《汉书》里交代说汉武帝在甘泉宫休养,钩弋夫人犯错了,汉武帝斥责后抑郁而死,也就说:心情不好死了。

第二:褚少孙在《史记》里补记说是:立子杀母。两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为什么这样说?存在即合理。而第二种更有说服力。

第一种说法的合理性在于居于深宫之中,身边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独裁者有生杀予夺大权,所以恐惧和焦虑导致郁郁而死。

第二种,立子杀母。前有吕后乱政,雄才伟略的汉武帝是深知这里面的害处。而在汉武帝手里,连年对外用兵,如果这个时候他死了钩弋夫人再来一顿像吕后的猛操作。那汉朝就彻底亡了。汉武帝临死之前托孤霍光。深知汉朝此时急需稳定发展生产力。

汉武帝临死前把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霍光叫到跟前说:你看我也快不行了。太子因为我的原因导致自杀,现在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我把刘弗陵交给你,你忠心辅佐。我相信你一定会像你哥哥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霍光答:臣愿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劳,一定不负重托。

就这样,汉昭帝刘弗陵在霍光的辅佐下快乐成长,国家也有所起色。所以霍光也有同伊尹一样的美名。

好景不长,汉昭帝刘弗陵23岁时就死了,怎么死的,史书上没有任何关于他的记载,据野史记载:是因为便秘而死。

汉昭帝死后海昏侯刘贺即位,27天后被废立,最后迎立前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即位,是为汉宣帝。

下节我将汉朝的政府组织、考试选举、赋税制度、国防和兵役制度等做个详细介绍。然后接下来从草原视角看中原王朝的困境。更多精彩内容,以后慢慢呈现。

好多人都在看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