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莎士比亚《辛白林》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本书。那么,你了它的作者斯蒂芬·茨威格吗?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一生巨课网创作了多部小说、诗集、戏剧、随笔集,且它们的巨大影响力绝不仅限于奥地利,而是遍及全世界: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甚至中国。

昨日的世界》是茨威格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回忆录作品。尽管他在当年给朋友的信中说:“出于绝望,我正在写我一生的历史”,但这部作品并非其自传,而是通过他的视角展现了一幅他所生活的时代的真实画卷以及他对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感受和看法。

茨威格与霍金_茨威格的作品_茨威格

本书副标题是“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作为生活在那个经历了世纪交替、见证了奥地利和欧洲绝对的和平与疯狂的战乱的特殊时代的人,茨威格心中有太多想要诉说的感慨。

在这部回忆录中,茨威格的心路历程伴随着时代的跌宕和变迁也在不断变化着。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求学与游历生活

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犹太富人家庭。当时,这座奥匈帝国的首都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名流聚集,人才荟萃。举世闻名的音乐家、各色流派的不朽诗人、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以及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在那里多不胜数,使得茨威格自幼便处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

茨威格_茨威格与霍金_茨威格的作品

建于19世纪的维也纳国家剧院

茨威格进入高级文理中学念书后,他在中学前四年时间里,就已在知识方面超过了中学八年的水平。因此,他和他的同学们都觉得在课堂上再也听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便转而把兴趣转向课堂外面的世界。

在那座充斥着剧院、博物馆、书店、大学的城市,茨威格他们对于文学和艺术的热情似乎完全是自然天成。去剧院看演出,去咖啡馆阅读、写作以及讨论文学和哲学对于茨威格和他的同学们来说几乎已成了习惯。正是这种超高的文学热情,使得茨威格自青少年时代便开始培养起了较高的文学素养。他所懂得的,已远远超过了老师在学校所教的东西。对于那时候的茨威格来说,敞开自己的心灵接受一切能接受的知识,是最重要的。

正如茨威格所说:“中学时代的生活,曾把一种我永远不愿失去的求知热情注入我的血液之中。我在以后所读的书和所学到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那几年的坚实基础之上。”

当去到维也纳大学念书后,茨威格也基本对大学的学习不闻不问,而是在最后一学期把学业补上。因为这样一来,他便能研究自己真正热爱的文学艺术了。也是在那时,他开始在维也纳著名期刊《新自由报》上发表他的诗歌和短篇小说。

而在大学期间和大学毕业后,茨威格做的另一件事是四处游历。他去了柏林和巴黎,印度和美洲,去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去结交当地有名的文学艺术家。因为他认为,唯有先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才能开始真正的创作。

茨威格与霍金_茨威格的作品_茨威格

德国柏林

“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民众或者一座城市最关键和最隐秘之处,绝不是通过书本,也绝不是通过整天四处游逛本身,而是始终只能通过和这个国家的最优秀人物之间的友谊。”

正是通过这些经历,茨威格结交了世界各地数位著名的文学艺术家朋友。而其中有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对其产生了巨大影响。

青少年时期的茨威格有一颗对于知识极度渴求的心。这样的他,不会被学校和学业束缚,而是放手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对于他来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了获得内心的自由而斗争。而那个太平的时代茨威格,正好满足了他的这一需要。

02 坚定信念:为思想上的团结而奋斗

在那个和平的时代,欧洲各国的经济都充满活力,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是不胜自豪。然而潮起潮落,盛久必衰。各方面的繁荣也许太快了,那种浑身是劲的感觉总是诱发世人和国家去滥用那股劲头。国与国之间,因财富、领土等产生的纷争越发频繁。

终于,1914年在萨拉热窝的那一声枪响,刹那间将那个太平而又充满理性的世界——茨威格他们在其中受教育、成长、栖身为家的世界击得粉碎。

那时,经历了和平时代的人们对于战争的真相一无所知,他们认为参加那场战争是一种幸运,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加正义与和平的世界。盲目的爱国狂热使各国很多人民昏了头脑,纷纷对所谓“敌国”的人民采取敌对态度。

然而,长期过着跨国生活的茨威格却做不到突然憎恨别的国家,在内心深处,他始终坚信欧洲必然会统一。因此对于战争,他没有盲目的爱国热情,也始终认为那是一种罪恶的存在。

因为这种思想上的分歧,茨威格在那个时期与曾经的很多朋友都有了嫌隙。在那个时期他能与之进行理智谈话的朋友已经很少很少。他因此搬到了维也纳郊区,一来为了躲避不理智的人们,二来为了各国思想上的团结而进行他自己的斗争。

茨威格与霍金_茨威格的作品_茨威格

茨威格照片

茨威格自己的斗争中,他在各国找到了自己思想上的盟友。他们通过发表反战的小说和诗剧,来告知人们那种把他人置于痛苦与死亡的假英雄主义和那种丧失良知的预言家们的廉价乐观主义。

茨威格的反战诗剧《耶利米》诞生后便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因为经过战场上的可怕流血之后,人们的盲目热情已开始降温。而曾一度与茨威格站在不同立场的朋友,也纷纷表示支持他了。

欧洲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迎来了人们期待已久的再次和平。

03 不改初衷:隐居萨尔茨堡期间取得巨大文学成就

重返和平时代,茨威格住进了自己此前在萨尔茨堡买的房子。那时,他唯一想法便是隐居,埋头写作。

茨威格的作品_茨威格与霍金_茨威格

萨尔茨堡

随着奥地利和他周围的世界开始逐渐恢复正常,36岁的他自认为再也不可蹉跎岁月。如果说年轻时的他把自己的作品看作“试手”,他认为如今的自己应该是时候认真创作一些东西了。

“但这样一个自己糊弄自己的岁月已经过去,我已人到中年,不再是光许愿的年龄。在人生的中途最要紧的是,坚定自己的夙愿并砥砺自己,要不然就彻底放弃自己的初衷。”

正是在那个时期,他创作了《营造精神世界的巨匠》《马来狂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诸多重要作品。

此外,在那个时期茨威格也去过好多国家。不同于他青年时代的是,当时的他已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在各国都有更多朋友和相当的影响力。这使得他可以更为有效、广泛地宣传那个多年来已成为他一生奋斗的理想:争取欧洲的精神统一。

他在瑞士、荷兰、布鲁塞尔、意大利和美国发表演讲,在各国被那里最优秀的人邀请、接见,在游历时收集各国大师们的珍贵手迹。

这样精神富足的日子过去了十几年,茨威格50岁了。那时的他,却突然对于人生的意义产生了困惑,并渴望着会有一些新的事况,一些使他感到不安和焦虑的情况,促使他去从事新的,也许是比较危险的斗争,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年轻。

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股神秘力量在当时顺从了茨威格的这一意愿。那股神秘力量挥起拳头,把他的人生基石彻底粉碎了。

04 心力交瘁:流亡于国外,对世界感到绝望

希特勒——这个曾被奥地利维也纳见证过其最落魄时光的人茨威格,报复性地崛起了。他的崛起,给欧洲各国带去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冲击。

随着希特勒政权在报上首次公布包括有44名德语作家在内的禁书名单,其中就有茨威格的名字。他的书籍被纳粹分子从图书馆和书店抄走,他的家具受到无端搜查。身为犹太人的茨威格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土和故乡,流亡到了国外。

对于希特勒惨无人道的暴行,即便是长年身在国外的茨威格也感到无法忍受。他留在奥地利的母亲便是在那种充斥着野蛮行为和侮辱的环境中去世的。对此,他庆幸母亲不必再在一个那样的世界继续活下去。可见,那时他心中对于奥地利,对于那个欧洲世界的暗无天日已经失去了希望。

与此同时,流亡在外的经历使茨威格深深体会到一种无家可归之感。已经失去奥地利护照的他,在国外也没能有被保护和被尊重的感觉。拥有一颗“世界公民”的心的他,感到自己失去的不仅是自己的祖国,还有更多。

“我今天坦率承认,自从我不得不靠外国人身份证或者外国的护照生活那天起,我就觉得完全身不由己。和原来的我——真正的我相一致的某些天性永远被破坏了。”

在1914年的那场战争后,欧洲的一切都得重新开始。而如今这场战争的袭来,使得之前的努力,以及茨威格几十年来为之的理想——欧洲的和平统一的愿望彻底化为了泡影。

“我毕生热烈追求人性和思想上的团结一致,因此我觉得此时此刻比其他任何时候都需要更牢不可破的团结。但由于我受到严重的排挤,我感到一生中从未有过的无奈和孤独。”

正是在这样绝望的心境中,茨威格完成了这部《昨日的世界》,并与第二任妻子双双自尽。因为,他虽相信欧洲的新时代终会到来,但他的力量已在无家可归的漫长漂泊中消耗殆尽,已然没有力量重建自己的生活。他认为,勇敢、及时地结束自己的一生,是更好的选择。

写在最后

读到这部书的最后,我不仅扼腕,为这位一代伟人的陨落而叹息。虽然如今的欧洲和奥地利已经迎来了崭新的时代,但过去的阴霾给其造成的影响并不是能轻易抹去的。

和平才是良药。因为没有什么比世界的安宁和人们的幸福更重要的东西了。这世上有如此多的美好,有什么理由非要去摧毁它们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