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是嬴驷_商鞅是怎么死的_秦国商鞅是怎么死的

昨晚,商鞅死了。

商鞅在2358年前就死了,是我观看48集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之裂变》(2009年出品),昨晚看了最后一集,在剧终的时候,商鞅死了。

秦国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嬴驷_商鞅是怎么死的

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之裂变》拍得壮美异常。在剧中,一心图强的秦孝公与胸怀大略的商鞅相遇相知,志同道合,携手开创秦国变法大业。秦孝公薨逝后,新君秦惠文王即位,新老世族反扑,秦国面临新法可能崩坏、社会可能动荡的危局。面对汹汹的复仇焰火、不死不休的激烈矛盾,为了秦国的安定,更是为了自己的永恒事业,商鞅弃秦孝公临终前为他准备的诸多保命后手不用,选择了顾全大局、牺牲自己,选择了从容就义。

以甘龙为首的新老世族志在复仇且变天,自不待言。令人感叹的:一是公子虔,他拥护秦国图强变法,但忘不了二十年前遭受的劓刑之辱,也为了确保赢氏公室不受权臣摆布,精心设计了一石二鸟的“栋梁拆”杀局,所谓“知商鞅者,公子虔也;知公子虔者,商鞅也。”商鞅只能也必须“配合”公子虔把自己的死亡之旅走到位。二是新君秦惠文王商鞅是怎么死的,他深知商鞅的大公无私、深知新老世族的卑鄙无耻,也深知新法的断不可废,但同时也深感面对商鞅时的“如芒在背”,为了平息新老世族的怒火,也是为了自己君权在握,他真诚地也是虚伪地含着眼泪同意了处商鞅以车裂酷刑。三是商鞅的追随者景监、王轼、车英、子岸等人,面对商鞅的义无反顾与无力回天局面,子岸选择了阵前自戕成仁,王轼选择了殿中触柱死谏,景监与车英则依商鞅的严令选择了含泪隐忍。《大秦帝国之裂变》的最后几集,把男人的大局观、男人的坚持、男人的血性、男人的选择以及男人间的爱恨情仇演绎得荡气回肠,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还不止此,就在商鞅走上刑台的时候,他一生的红颜知己白雪身着红衣,款款而来。白雪前来不是死别,而是重逢。她说,她为这一天准备了二十年;他说商鞅是怎么死的,他一直在等她,知道她一定会来。她懂他,他也懂她。二人深情对视,殊无悲情,只有无尽的喜悦欢欣。两人同饮“三生雪酒”,不是刑场上的婚礼胜似刑场上的婚礼。白雪先走一步,安详自尽瞑目于商鞅怀中,商鞅被处车裂,秦川原野,大雪缓缓下落,剧终。不能不令人感叹: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商鞅一生无憾了!

问题是:电视剧中铺排的这些感人至深、撼人魂魄的视死如归与生死深情,是历史的真实吗?

商鞅是嬴驷_商鞅是怎么死的_秦国商鞅是怎么死的

这张电视剧工作照,绝妙地表明了事情的真相。商鞅临刑前与红颜知己对坐刑台,照片左下角有手持喷雪机的工作人员在为他们造景——商鞅临刑前的纷飞雪花是假的。实际上,商鞅临刑前有红颜知己前来生死追随也是假的,商鞅以及子岸、王轼、景监、车英们的壮怀激烈,包括公子虔、秦惠文王等的处心积虑同样是假的,都是小说家们、文艺家们、电视剧制作家们的想象虚拟编造罢了。

据史载,秦孝公在临终前,并没有对商鞅在他身后的死活操过什么心;公子虔与秦惠文王对商鞅的迫害也并不复杂,而是直截了当;商鞅在新君即位后也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家国情怀与大局观,他被诬造反,狼狈潜逃,因走投无路而不得不潜回封邑造反,最终兵败被杀,尸身被带回咸阳车裂。商鞅更没有什么生死追随的红颜知己,他的家人因他连累而被全部诛灭倒是真的。至于他的政治追随者们,在商鞅被诬被逼造反的整个过程中也并没有什么过激反应,也谈不上什么忍辱负重,而是选择了集体噤声。历史的真实,就是这样简单、这样粗砺、这样无情、这样的没有意思。

如果依据历史真实而制作成电视剧,会有人愿意看吗?包括我自己,更愿意看的还是《大秦帝国之裂变》中想象虚拟编造出来的那种担当、血性与如海深情吧。否则商鞅之死还有什么意义?人又靠什么维系自己的价值乃至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基本的伦理秩序呢?恰如《人类简史》所说:“多数人很难接受自己的生活秩序只是虚构的想象,但事实是我们从出生就已经置身于这种想象之中,而且连我们的欲望也深受其影响。”

那就让我们继续沉迷于这种想象吧。人世间的真实太粗砺、太无情、太没有意义。如果没有这种想象,人何以为人、同志何以为同志、朋友何以为朋友、情人何以为情人、事业何以为事业、人类何以为人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