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三洞:朝真洞、冰壶洞、双龙洞,历来有名。

最为人熟知的游客,大概当数方凤、徐霞客、郁达夫、叶圣陶。他们都有文字留下,固化了那段时间,可以让我们重返过去。尤其是叶圣陶,1957年10月写下《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后被选取三分之一的内容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为题,进入小学语文课本。我小时候就读过,印象颇深,但对于“双龙洞的双龙在哪儿”,直到成年后才知道。

如果我们现在去双龙洞游玩,可以看到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已经被刻在巨大的石头上,旁边是叶圣陶的铜像。叶圣陶应该不愿意这样做,但这篇课文确实是双龙洞的名片,能勾起多少游客的学堂时光。所以,还是郁达夫那句诗,“江山亦要文人捧,苏堤而今尚姓苏”。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_课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_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分段

叶圣陶出游时,他夫人过世不久。他曾作哀诗一首:“同命四十载,此别乃无期。永劫君孤住,余年我独支。出门唯怅怅,入室故迟迟。历历良非梦,犹希梦醒时。”他的出游就带着“出门唯怅怅,入室故迟迟”的意思。

在双龙洞游记中,他写道“这是各处岩洞的通例,凡是岩洞都有相类的名目。我不感兴趣,虽然听了,一个也没有记住”,由此可见他的心情。《记金华双龙洞》的平淡里,何尝没有哀伤?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被撞破了额角,擦伤了鼻子。”这是游玩的感受,难道就没有带一点当时的人生境地?

当然,这些对解读对小学生可讲可不讲,但是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一提到游记,就讲“领略名山大川的美妙风光”,到底单薄了一些。

今晚七点半,我将分析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有几个目标:

1、读课文,纸上卧游,不出家门,也能到双龙洞游玩一番。好的游记,能让读者身临其境,还有所得。

2、阅读指向写作,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

3、双龙洞为什么叫双龙洞,双龙在哪儿?找到它,看一看。

4、简单讲一点与金华三洞有关的民间故事,及这些故事的套路。

5、由《记金华的双龙洞》联系到其他课文,如《黄山奇石》。

6、……

有兴趣,来参与

陆生作 邀请您参加腾讯会议

会议主题:陆生作分析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会议时间:2022/04/07 19:30-20:00 (GMT+08:00) 中国标准时间 – 北京

点击链接入会,或添加至会议列表:

#腾讯会议:222-845-231

复制该信息,打开手机腾讯会议即可参与